诸将五首(其二)

作者:杜甫      朝代:
诸将五首(其二)原文

韩公本意筑三城, 拟绝天骄拔汉旌。


岂谓尽烦回纥马, 翻然远救朔方兵。


胡来不觉潼关隘, 龙起犹闻晋水清。


独使至尊忧社稷, 诸君何以答升平。

诸将五首(其二)拼音解读
hán gōng běn zhù sān chéng
jué tiān jiāo hàn jīng
wèi jìn fán huí
fān rán yuǎn jiù shuò fāng bīng
lái jiào tóng guān ài
lóng yóu wén jìn shuǐ qīng
shǐ 使 zhì zūn yōu shè
zhū jūn shēng pí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韩公本意筑三城,拟绝天骄拔汉旌。
韩国公筑三座受降城的本意,是想杜绝异族入侵,让国家永保安宁。

岂谓尽烦回纥马,翻然远救朔方兵。
怎么能总是烦外邦回纥的兵马,反而远来救助大唐的朔方军。

胡来不觉潼关隘,龙起犹闻晋水清。
胡虏来侵已经不觉得潼关是险隘了,也听说天子晋阳起兵而水清。

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答升平。
胡虏来侵已经不觉得潼关是险隘了,也听说天子晋阳起兵而水清。

韩公:指张仁愿。尽烦:犹多劳。犹闻:过去听说,现在还听说。至尊:指唐代宗。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诸将五首(其二)赏析

 这首承上首仆固怀恩引吐蕃、回纥兵入侵的事和借助回纥的史实。而借用回纥兵是出于肃宗的短见。当时李泌(李泌字长源,历仕玄、肃、代、德四朝,以图谋划策见重,位至宰相,封邺县侯,世称李邺侯)给肃宗制定的正确战…展开

这首承上首仆固怀恩引吐蕃、回纥兵入侵的事和借助回纥的史实。而借用回纥兵是出于肃宗的短见。这首诗,表面上在批评诸将无用,不能制止外患,反而借助外力,实际是说肃宗无能。

首联:“韩公本意筑三城,拟绝天骄拔汉旌。”这一联是说,张仁愿筑三受降城的本意,是要断绝突厥的南侵。

颔联:“岂谓尽烦回纥马,翻然远救朔方兵”。这一联是说,如果按李佖的战略,完全可以破贼,却弄得反而要求助于远处的回纥,真是太烦劳别人了。语含讽刺。也说明这种作法和张仁愿筑三城的本意相反,是引狼入室。

颈联:“胡来不觉潼关隘”:这句是承首联,说筑三城以防胡也要靠将士起作用,否则即使是潼关的险要,安史叛军来时,不觉得它的险要,被攻破了。从而显出人才的重要。

“龙水犹闻晋水清”:听说唐高祖在晋阳起兵时,晋水清了;又听说至德二年(757年)夏历七月,岚州合关河清三十里,九月广平王(代宗)收西京。但情况有所不同:高祖起兵晋水,以有天下,建立了唐朝,也曾请兵突厥,其后突厥恃功侵犯,却能制伏他。这既是太宗的能耐,也是他善用人才,如当时大将李靖、李勣等都是能征善战的勇武之士;广平王(代宗)收西京,也曾河清三十里,他借兵回纥却是引狼入室,后患无穷。这说明为国家的能力问题,实在太重要了。人谓“圣人出则黄河清”,原是对皇帝的恭维话,不足为据。

尾联:“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答升平”。末句责诸将只知坐享太平,不图报国。明是批评诸将,暗是指责代宗。透露出作者对国难关切的心情和对借兵回纥是失策的感叹,显示出作者的远见和深心。

这首诗指责诸将无用,不能制止外患,反而错误地借助外力,实则指责朝廷大政方针的失策。

折叠

创作背景

《诸将五首》是一组政治抒情诗,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作于夔州。当时安史之乱虽已平定,但边患却没有根除,诗人痛感当时的朝廷武官们平庸无能,故作诗加以讽刺。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详情

诸将五首(其二)原文,诸将五首(其二)翻译,诸将五首(其二)赏析,诸将五首(其二)阅读答案,出自杜甫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wen.cn/poetry/465.html

诗词类别

杜甫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热门搜索:美女性感图片女明星颜值排行榜迅雷免费电影保持勃起迅雷下载性感沙滩磁力链bt种子搜索神器两性生话迅雷下载的视频怎么保存到手机高清快速播放器免费下载性感丁字裤
櫻花の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