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孔子学处理情绪——哀-国学知识
-
“哀”指心情悲痛、悲伤,多指亲近之人逝去后产生的情感、情绪,现多引申为极度失望、绝望、痛苦、抑郁、情绪低落等心情。同“喜”、“怒”一样,如何节制自己低落的情绪也非常重要!
节制自己低落的情绪
【孔子事例】
孔子是商朝王族的后裔。武王伐纣灭商后,封纣王的儿子武庚于朝歌,让他奉行商汤的祭祀。武王死后,武庚与管叔、蔡叔、霍叔等诸侯共同谋反,不久被周所败,武庚被擒,继而被废,周成王命令纣王的同父异母哥哥微子启统领商朝遗民,并把封地改为宋国,迁徙殷人的子孙到此地。孔子的曾祖父防叔是宋国贵族,为了躲避祸乱逃亡到鲁国,并在鲁国定居,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下层贵族“士”,母亲叫颜徵在,是大户人家的女儿,嫁给叔梁纥做妾,孔子出生不久后叔梁纥就去世了,他们母子不为大妇所容,便迁居到了曲阜附近,颜徵在为了生计,且让孔子有个好的生活环境,日夜做工,非常辛苦,三十多岁就像五十多岁的样子,孔子对母亲的辛劳非常伤心,在十几岁就开始打工,想为母亲分担一些家务,但母亲常年积劳成疾,在孔子十七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孔子一直是非常懂事、非常阳光的人,但母亲的去世让他非常悲伤,他趴在地上哭得死去活来,孔子从小是母亲养大的,母亲含辛茹苦,如今他快要长大成人,快要有能力让母亲过上好生活的时候,母亲就走了,所以孔子特别难过,他后来曾对弟子说过,“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最怕的就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孔子按照周礼为母亲举办了丧礼,而父母合葬是周礼,他想把母亲和父亲合葬在一起,但父亲死的时候他还小,加之那个时候的人死了“不封不树”,不在葬人的地方留记号,因此他不知道父亲葬在哪里。周围的人被孔子的孝心感动,纷纷帮他,最后一位老邻居告诉了他父亲的葬地。母亲下葬后,孔子非常悲哀,他再一次感受到了守孝三年的重要性。后人在推崇孔子的时候,对他的母亲也倍加推崇,母亲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孔子之所以能取得后来的成就,和他母亲的教育分不开,只要我们对孔子母亲的事迹有些了解,就不能不感叹,这真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日夜做工 非常辛苦
颜回是孔子最中意的弟子,他年仅十三岁的时候,就拜在孔子门下,和孔子学习诗书礼乐。颜回非常聪明,常常能举一反三,学习的非常快,因此,虽然年纪小,但很快就在诸多弟子中崭露头角。除了聪明之外,颜回最让人敬佩的是他的德行,他家里穷,住在非常简陋的地方,吃的也是非常差的食物,很多人都看不下去了,但颜回自己却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反而非常享受内心的安宁、快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对颜回非常喜欢,把他当自己的儿子一样看待,把他当作自己的骄傲,当有人问起他的弟子中有什么人才的时候,他总是他颜回放在前面,颜回对孔子也非常尊敬,并能理解孔子的志向,当孔子遭遇陈蔡之厄的时候,其他弟子都怀疑孔子的思想是否有用?就连子路、子贡也发生了动摇,唯有颜回始终相信老师,他说,“老师的理想很高,学问很深,所以才不被一般世人所理解、采用,这正是统治者的耻辱。”可以说,孔子和颜回除了之师生,还是父子、知己,所以当颜回英年早逝的时候,孔子非常悲伤,他连说,“这是老天爷要亡我啊”、“这是老天爷要亡我啊”,当有弟子问题,你怎么这样伤心的时候,他说,“我能不悲伤啊,我这时不悲伤何时悲伤啊!”颜回的死,对孔子是一个打击,后来孔子还经常想起颜回,经常感叹颜回“不幸短命死矣!”
颜渊死 子哭之恸
亲人逝去后,孔子虽然很悲伤,但也有节制,没有因为悲伤而作出逾礼伤身的事情。母亲去世后,他能忍住悲痛严格按照礼节举行丧礼。颜回去世后,同学们想进行厚葬,他们认为以颜回的才会,怎么也能是顶的上一个“大夫”的称号,因此就按照“大夫”的礼节操办葬礼,孔子知道后并不认可,他说“颜回把我当父亲看待,我也把他当自己的儿子看待,举办这样不符合实际的葬礼,他不会同意的,他不是一个慕虚荣的人!”颜回的父亲对孔子说,“你对颜回那么好,颜回有棺无椁,我想把你的车改成椁,怎么样?”孔子说,“这样好像不行,首先,我是一个大夫,出门坐车是礼节,如果没有车的话,以后怎么出门啊?其次,我把颜回当儿子看待,我的儿子孔鲤死的死后,也没有椁,他们俩应该一样啊?”孔子不是舍不得车,而是要按礼行事。
在教导弟子上也是如此。孔子的老婆死了,儿子孔鲤非常伤心,按照礼制守孝三年,但三年过后,孔鲤还非常伤心,经常哭泣,孔子听到有人哭泣,就问谁在哭,弟子告之曰“孔鲤”,孔子听后就说,“这有点悲伤过头了,也不符合礼制啊。”孔鲤听后,就不在悲伤了。子路的姐姐去世了,丧期过后子路还穿着丧服,孔子看到后就问“为什么不脱了丧服?”,子路说,“我的兄妹少,实在不忍心姐姐去了啊!”孔子说,“亲人去世,我们都不忍心啊,但凡事都要有个度,先王制礼作乐就是把过的地方纠正,不足的地方补全啊!”子路听后,便脱了丧服。
【引证事例】
亲人逝去后,如果哀伤过度会怎么样?刘宗周是明末大儒,他是北宋以来兴起的宋明理学的总结者,也是明末清初新思想的启发者。刘宗周是遗腹子,他母亲怀他五个月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的父亲名为刘坡,是个大孝子,母亲去世的时候,号啕痛哭,多次因悲伤而昏迷,好多天都不吃东西,只是偶尔进些米汤,以至于身体极度虚弱消瘦,在三年守孝期间,心情也非常低沉,每当想起母亲在世时的音容笑貌,都非常难过,三年下来,身体底子严重亏损,有时更咳血不止。在古代,父母去世之后,子女的哀伤和守孝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仪式,许多人为了表达自己的孝心都是过份悲伤,住茅草屋,吃糠咽菜,三年下来,把自己的身体弄垮了,可以说,守孝是古代对孝子的一大道德和身体上的双重考验,不少人都是因为这个而英年早逝的。但这不符合孔子的思路,孔子认为,哀伤要有节制,“丧致乎哀而止。”心情悲伤就可以了,不用非要吃糠咽菜,以至把身体弄垮。
哀伤要有节制
有一个心理医生,他说自己曾接待过一个病人,这个病人的丈夫已经去世一年了,她一直沉浸在痛苦中,每天吃不下饭,只要看到丈夫的照片和遗物,眼泪就止不住,自己经常拿着丈夫生前送的东西,一看就是半天,一年下来,她觉得自己神经非常衰弱,状态非常不好,精神快崩溃了。这个医生认为,这是典型的因为过度悲伤而心理抑郁的症状。悲伤如果得不到控制,长期处于悲伤中的人就会心理抑郁,弗洛伊德认为,在哀伤者那儿,世界是贫乏无味的、空虚的,精神找不到寄托,情感找不到出口,这时需要重新发现生活的乐趣,重新找到生的寄托,否则长期处于抑郁中的人,很大比例有自杀倾向。
哀莫大于心死,过度哀伤、绝望会让一个人精神麻木,变得犹如行尸走肉。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就是这样的一个悲剧人物,她在丈夫、儿子相继去世,自己又遭到连番精神打击下,内心极度苦闷,“全白的头发,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解】
从《论语》来看,孔子一直主张哀伤要有节制,比如,“哀而不伤”、“丧致乎哀而止”,从他自己的人生经历就能看出,他没有因为对颜回去世的悲伤而不顾一切做出让自己逾礼的事情,即使是在心情再悲伤、再低沉的情境下,他也能很快就走出来,这得益于他的人生阅历,也得益于他对天道、人道的体悟。庄子妻子去世后,庄子击鼓而歌,他认为,人的生死就像春夏秋冬四季交替一样,他的妻子回归天地,安然的常留在天地间,这是天道使然,再怎么悲伤也没有用,还不如为他的回归天地而高兴呢!这确实是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