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舟宿兰湾
-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送春归、客尚蓬飘。昨宵谷水,今夜兰皋。奈云溶溶,风淡淡,雨潇潇。
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料芳悰、乍整还凋。待将春恨,都付春潮。过窈娘堤,秋娘渡,泰娘桥。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客尚蓬飘:词人仍作客在外,像蓬草那样飘转不定。客,词人自指。蓬,蓬草。昨宵谷水:昨夜还在谷水。宵,夜。谷水,一作“觳水”,即今浙江钱塘江及其上游兰江、信安江和江山港。兰皋:河边长有兰草的河岸。皋,岸,近水处的高地。即题目中的“兰湾”。银字笙:笙上用银作字,以表示音阶的高低。心字香:形如心字的薰香。料芳悰、乍整还凋:我料想你的欢乐的心情想重整也重整不起来。窈娘:唐乔知之的侍女,美丽且善歌舞。秋娘:即杜秋娘,唐才女,泰娘:唐歌女,善弹琵琶。秋娘渡与泰娘桥均吴江地名。
- 背诵
-
行香子·舟宿兰湾注释
【心字香】宋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词:“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宋杨万里《谢胡子远郎中惠蒲大韶墨报以龙涎心字香》诗:“送似龙涎心字香,为君兴云绕明窗。”明杨慎《词品·心字香》:“范石湖《驂鸞緑》云:‘番禺人作心字香,用素馨茉莉半开者著净器中,以沉香薄劈层层相间,密封之,日一易,不待花蔫,花过香成。’所谓心字香者,以香末縈篆成心字也。”【银字笙】种。笙管上标有表示音调高低的银字。五代和凝《山花子》词:“银字笙寒调正长,水纹簟冷画屏凉。玉腕重金扼臂,澹梳粧。”…展开这首词可与《一剪梅一片春憨待酒饶》连续,词的上下片的开首两句都是《一剪梅》中的原句。可见这四句是作者的得意之笔。所以顺手拈来,不另创新句。
上片开始,移来旧句“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表示春去夏来。以樱桃红、芭蕉绿两种色彩鲜明、相映成趣的具体景物,来代替抽象的时间,这是我国传统的艺术手法。“送春归、客尚蓬飘。”言送走了春天,而词人仍在外作客,像蓬草一样四处飘转。春归而人不归,已使人心伤;而行止莫卜,更令人肠断。“昨宵谷水,今夜兰皋。”“谷水”,钱塘江上游;“兰皋”,扣题,指兰湾。昨天夜里还在谷水,而今天夜间便要住在南方的兰皋了。具体描绘词人飘泊不定、转换频繁的状况。“奈云溶溶,风淡淡,雨潇潇!”,言行程中天气变化无常,令人无可奈何。时而云气弥漫,时而微风轻拂,时而雨声淅沥,客子的心情也因之起伏不定,思绪万千。
下片开始,也移来旧句“银字笙调,心字香烧”。回忆过去,与妻子在家,调弄着银字笙,焚烧起心字香,笙声悦耳,香气扑鼻,生活是何等的安定欢乐!“料芳悰、乍整还凋。”面对现实,我飘流天涯,你孤身在家,还有什么心情去追寻欢乐呢?所以,我料想你的欢心欲重整也重整不起来了。“待将春恨,都付春潮。”只有把春天的怨恨,付与春日的潮水,让它们都随春潮涌起,又都随春潮流去。此外还有什么办法呢? “过窈娘堤,秋娘渡,泰娘桥。”“窈娘”,唐乔知之的侍女,美丽且善歌舞。“秋娘”,即杜秋娘,唐才女,以歌《金缕曲》出名,杜牧有《杜秋娘》诗。“泰娘”,唐歌女,善弹琵琶,刘禹锡有《泰娘歌》。以这三个女娘命名的堤、渡、桥,都流传有艳丽的故事。词人舟过此处,不由得怀念起家中的妻子,故而撕心袭肝。
词的上片写流浪,下片写思家。形象生动,语言优美。特别是《行香子》词牌要求上下片的后三句,排比中连用叠词,明亮而生动,尤为出色。
-
- 蒋捷 蒋捷,生卒年不详。字胜欲,号竹山,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先世为宜兴巨族,咸淳十年(1274)进士。宋亡,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其气节为时人所重。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 、风格多样,而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尤以造语奇巧之作,在宋季词坛上独标一格,有《竹山词》一卷…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创作背景
作者介绍
行香子·舟宿兰湾原文,行香子·舟宿兰湾翻译,行香子·舟宿兰湾赏析,行香子·舟宿兰湾阅读答案,出自蒋捷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wen.cn/poetry/627383619.html
诗词类别
蒋捷的诗词
- 《浪淘沙·重九》
- 《虞美人·听雨》
- 《高阳台(送翠英)》
- 《少年游·枫林红透晚烟青》
- 《声声慢·秋声》
- 《最高楼·新春景》
- 《念奴娇·寿薛稼堂》
- 《沁园春(次强云卿韵)》
- 《霜天晓角·人影窗纱》
- 《虞美人·听雨》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