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客诮赏析
-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这首《答客诮》诗,既是对“客诮”的“一嘘”之作,又是爱其后辈的抒怀之诗。既反诘了讥讽者,又完全写出了作者对自己孩子爱怜的情绪。
诗的前两句“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坚实有力,具有不可辩驳的力量,是流传较广的名句。作者没有多用笔墨去铺叙事情的原委,一开始就用哲理性的诗句,雄辩地提出那种“无情”之辈未必是真正的豪杰,而“怜子”者倒完全可以是大丈夫。诗句有力地回击了那些抽象地玩弄“有情”“无情”的论客,严正指出,以“无情”自嘘的人并不就是英雄,用攻击别人的“怜子”,以显示自己的“无情”更是卑鄙可笑。在鲁迅看来,是否英雄,不在于它是否怜子,而在于他对敌人是否无情。诗句,先用一个“未必”,否定了“无情”论者,又用一个“如何”,诘问攻击“怜子”者,使之无言以对。这两句诗,是对仗的写法,但不是情对,也不是景对,而是理对。它的哲理性很强,气势也很壮。鲁迅在当时的众矢飞射之下,理直气壮地热爱其子,并把这种感情泛而至于广大人民,并不失为丈夫本色,而那些标榜“无情”的人却跟豪杰一点也不沾边。诗人痛斥“无情”论者,没有回避“怜子”,相反地正以“怜子”来证明攻击者的卑鄙,这就完全取得了主动的地位。这两句诗语意深刻,对仗天成,有否定,有肯定,有判断,有诘问,毫不费力,轻而易举,使得讥讽者自讨没趣,本相毕露。
诗的后两句“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把“怜子如何不丈夫”的句意,扩展开来,在生动的比喻中给攻击者以嘲笑和挖苦;把老虎虽猛也要怜子之意充分表现出来。《答客诮》一诗,完全写出了这种爱怜的情绪。直接用“知否”打头,发出无可辩驳的质问,推出了最有说服力的证据,语气也更加坚定。“未必”“如何不”“知否”都有否定语,却使立论步步深入,也使感情越来越强烈,为最后一句的“合”做了充分的铺垫。
这首诗,作者鲁迅分别通过否定句、反问句、疑问句,完成了诗的“起”“承”“转”。生动地表达了鲁迅热爱孩子的深厚感情,不仅如此,他还理解孩子,重视教育孩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