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洪承信儒发西上注释
-
诗是同不址杯水,明经谈笑博青紫。
【朱衣点头】《天中记》卷三八引宋赵令畤《侯鲭录》:“欧阳修知贡举日,每遇考试卷,坐后尝觉一朱衣人时復点头,然后其文入格……始疑侍吏,及回顾之,一无所见。因语其事於同列,为之三嘆。尝有句云‘唯愿朱衣一点头。’”后因称科举中选为“朱衣点头”。明徐渭《女状元》第二出:“文章自古无凭据,惟愿朱衣暗点头。”【翰墨场】犹翰墨林。南朝宋谢瞻《张子房诗》:“济济属车士,粲粲翰墨场。”唐杜甫《壮游》诗:“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宋张孝祥《鹧鸪天·上元设醮》词之三:“忆昔追游翰墨场,武夷仙伯较文章。”【未能免俗】俗例或常情。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阮仲容步兵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北阮皆富,南阮贫。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皆纱罗锦綺。仲容以竿掛大布犊鼻褌于中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復尔耳。’”。宋陆游《自诒》诗:“无可奈何犹食粟,未能免俗学浇蔬。”金赵秉文《送宋飞卿》诗:“未能免俗聊从宦,还望孤云忆旧庐。”明陈霆《渚山堂词话》卷三:“公(司马温公)端劲有守,而所赋嫵媚悽惋,殆不能忘情,岂其少年所作耶?古云贤者未能免俗,正谓此耳。”【毛锥子】毛笔的别称。因其形如锥,束毛而成,故名。《旧五代史·汉书·史弘肇传》:“弘肇又厉声言曰:‘安朝廷,定祸乱,直须长枪大剑,至如毛锥子,焉足用哉!’三司使王章曰:‘虽有长枪大剑,若无毛锥子,赡军财富,自何而集?’”黄葆桢《醉后看弄乌古刀》诗:“安用毛锥子,何如屠狗豪?”
两石争如识一丁,长枪得胜毛锥子。
夫君稽古岁月深,雕虫童习素所耻。
奋身刀剑亦借径,未能免俗聊尔耳。
朝来免胄翰墨场,妙发穿杨三昧矢。
神人换鼻许正郎,朱衣点头相行季。
仙霞绝顶雪漫天,快上扶折九万里。
明春跃马白玉京,都人争看龙烧尾。
应笑向来点额人,方上桥门趋剑履。
便须破费千黄金,邀侬一醉长安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