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书_列传卷九十三部分译文

查阅典籍:《宋书》——「宋书·列传卷九十三」原文

  戴颙字仲若,是谯郡钅至人。父亲戴逵、兄长戴勃,都因隐逸而享有盛名。

  戴颙十六岁时,父亲去世,因守孝几乎毁坏了身体,因而长年生病虚弱。他因为父死而没有做官,重操旧业。父亲善于弹琴写字,都传给了戴 颙,所有的音乐,戴颙都能弹奏。会稽剡县名山很多,所以他一生就居在剡县。戴颙和兄长戴勃都从父亲那里学琴,父亲死后,所传授的声乐,他们不忍心再弹奏,于是各自创作了新曲,戴勃作了五部,戴 颙有十五部。戴颙又作了一部长曲,这些乐曲都流传于世。中书令王绥曾带宾客去拜访他,戴勃他们正在吃豆粥。王绥说:“我听说你们善于弹琴,想听一听。”戴勃他们没有回答,王绥怀恨而去。

  桐庐县也有很多名山,兄弟两人一起去游览,因而留居下来。戴勃生病,医药不足,戴 颙对戴勃说:“我跟随兄长得以闲暇,并不是有意沉默。兄长现在病重,无法求治。我应当去求官禄来接济我们。”于是上书当朝求取海虞令,事情将要办成时,戴勃去世,就此作罢。桐庐县地处偏僻,难以养病,于是他到吴地定居下来。吴地读书人共同替他建房,搬运石头,开涧引水,栽植树木,不多时就长得茂盛繁密,就好像自然长成的一样。于是戴 颙论述庄周精要的思想,作《逍遥论》,注释《礼记》的《中庸》篇。三吴守将和郡里士大夫邀请他一起野游,能走就去,不虚情假意,因此众人都赞美他。

  高祖任命他做太尉行参军、琅笽王司马属,他都没就职。宋国刚建,下令说:“前太尉行参军戴 颙、辟士韦玄,保持隐逸节操,坚守志向,始终不渝,应该加以表彰,来弘扬隐逸谦让的美德。他们都适合在通直任散骑侍郎。”戴 颙没有赴任。太祖元嘉二年(425),下诏说:“新任通直散骑侍郎戴颙、太子舍人宗炳,都把志向寄托在山林田园,甘心住在茅屋,过简朴的生活。恬静的节操,长久不变。戴 颙适合当国子博士,宗炳适合作通直散骑侍郎。”东宫刚刚建造时,戴颙又被征召为太子中庶子。元嘉十五年(438),他又被征召为散骑侍郎,都不就职。

  衡阳王刘义季镇守京口时,长史张邵与戴 颙结为亲家,迎请他住在黄鹄山。山的北面有竹林和精致的房屋,竹林和溪涧都很美,戴颙就在溪涧边住下来。义季屡次跟从他游玩,他还是穿他的村野服装,不改变平常的习惯。他替义季弹琴,琴曲都是他新作或改编的曲子,其中三种曲调《游..》、《广陵》、《止息》之类,都与世不同。太祖每每想见他的时候,就对黄门侍郎张敷说:“我巡视东方的那一天,一定要在黄鹄山宴请戴公。”因为他喜好音乐,太祖长期供应他一部正声伎。戴 颙把《何尝》、《白鹄》二部乐曲融合起来,以谱成一个曲调,称为《清旷》。

  从汉代开始有佛像,它的形体制作不精巧。戴逵特别善长制作佛像,戴 颙也参与制作。宋世子在瓦官寺用铜铸造一丈六尺高的佛像,已成,嫌铜像面太瘦,工人不能重新修治,于是迎请戴颙来看看。戴 颙说:“这不是脸面瘦小,而是臂胛肥大罢了。”磨减臂胛以后,瘦小的毛病就消除了。众人无不叹服。

  太祖元嘉十八年(441),戴 颙去世,时年六十四岁。没有子女。景阳山修成时,戴颙已经死了,皇上叹息说:“遗憾的是不能使戴颙来观看啊!”

  陶潜字渊明,有人说渊明字元亮,是寻阳柴桑人。他的曾祖陶侃,是晋代的大司马。

  陶潜青年时期便有非常高雅的志向,曾经写过《五柳先生传》自述,文章说:

  不知先生是哪里人,更不知姓甚名谁,他家旁边有五棵柳树,于是便以五柳先生作自己的名称,先生沉默寡言,不羡慕荣华富贵,喜欢读书,但总是不深究其中涵意,每当碰到有趣的地方,便欣然雀跃,几乎忘掉吃饭。生性爱酒。但家境贫困,不能经常喝酒,亲朋故友知道这个情况,往往摆酒招致先生,而先生每到必饮,每饮必醉,醉而后返。房子不能挡风,遮不住太阳,先生穿着短褂,打着草带,锅碗常空,但淡然处之,常作文章娱乐自己。不时显示自己的志趣,忘记了成功和失败,用这些来安度余年。他介绍自己也是这样,当时人觉得这说的是实话。

  渊明年老,家庭贫穷,只好出门当本州的祭酒官,但是受不了那些杂事,几天时间,便辞官而归,州里请他当主簿,陶渊明没有应征。而是亲自耕田种地,以获得温饱,又带病再次外出当镇军,建威参军,他对亲朋好友说:“我姑且想出去干一干,作为交友的资财,可以吗?”州的长官听到这话,便用他当彭泽令。公家分给的田,渊明叫部下官吏种上秫稻,他的妻子儿女一定要他种上禾亢米,于是在其中的二顷,五十亩种秫稻,五十亩种禾亢稻。郡里派督邮来县里检查,县里的老官吏说应该整衣相见,陶潜感叹说:“我不能因为五斗米便折腰向乡里小人磕头。”当天便辞职,作赋《归去来兮辞》,词章说:

  “回去吧,田园荒芜。为什么不回去呢?既然觉得自己的心灵被形体驱使,何必遗憾而独自悲叹。可喜的是,明白以往的岁月无法补救,但未来还是可以挽回,确实是迷路了,但还不是太远,只觉今天对而昨天错。船儿缓缓地前进,风儿轻轻吹动衣角,向农夫问前面的路程,恨黎明的光芒太微弱。

  “突然看到了我的故居,高兴地奔跑,僮仆们在门前欢迎,小儿子在门口迎接,庭院的小路长满了野草,门内的青松和秋菊还在。我带着幼子到屋里面去,看见满壶的美酒,拿起酒杯自斟自饮,又向外怡然地欣赏庭院,靠在南窗边上傲然自得,看卧室能不能住得舒服,每日到园中走走,兴味十足,大门虽然摆在那里,但常关着,不时地扶着手杖,流连四顾,时不时抬头望远而神游天外,云儿潇洒地卷过山头,鸟儿飞倦了回到窝巢,日影不断地向西移动,我抚摸着苍松不忍离去。

  “回去吧,让我同外界人断绝交游。世俗既然同我合不来,我再出去寻求什么呢?我喜欢亲人们的絮语,沉浸在琴书中消除忧愁,农夫们告诉我春耕来了,将要到西边的田地上干活。有时开出简陋的牛车,有时驾一叶小舟,寻幽探隐,穷极沟壑,或者跋涉崎岖的绝壁,或者慢慢游过小山。树木欣欣向荣地生长,溪水淙淙地流动,身与万物为一体,感叹我这一辈子可能会迅速完结。

  “算了吧!寄生天地之间还有多长时间,何不随心所欲一任东西,何必惶惶想这想那。富贵不是我的梦想,帝王显贵朝廷是不需希望的,抓住良辰美景体味吧,或者扶起犁钯去耕耘吧,登上东边的小山临风长啸,俯视清辙的小河高声吟唱。姑且与天地为一体,听从命运的安排,再还有什么疑问的。”

  义熙末年,陶潜被任用为著作佐郎,他未应命。江州刺史王弘想认识他,但不能召奉他。陶潜曾到庐山,王弘叫渊明的老朋友庞通之带着美酒在半路上等他,陶潜有脚病,他叫一个门生二个儿子抬着床车。碰到之后,便和庞通之喝起酒来,不久王弘到了,陶渊明也拉他一起喝起来,欢然相处。之前颜延之当刘柳的后军功曹,在寻阳时和陶潜交情很好,后来当上了始安郡太守,经过寻阳,每天来看渊明,每次都酣饮而醉,临去时,留下二万钱给渊明,陶潜把它们全部送给卖酒人家,然后来取酒痛饮。一次九月九日没有酒,到屋边菊花丛中坐了好久,恰遇王弘送酒来了,马上喝了起来,醉了之后便回去。陶渊明不懂音乐,但准备了一张普通的琴,其中没有琴弦,每次有酒兴,便抚琴而歌,表达他的心意,无论贵贱,凡是造访他的人,有酒便拿出来,陶潜要是先醉,便告诉客人:“我喝醉了想睡觉,你可以走了。”他就是这么真诚坦率。浔阳郡的太守等候陶潜去喝酒,恰遇酒热了,陶潜便取下头上的葛巾装酒,回来之后又再戴上。

  陶潜做官不长,轻易辞职,自以为曾祖父陶侃是晋代的宰辅,以再在宋朝臣服效劳为耻,自从刘裕的王业渐渐兴隆之后,不再愿意出仕,他所写的文章都题上所写的年月,义熙以前,便写上晋朝年号,从永初以来都云甲子某某年而已。他给儿子们写信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训诫他们,信是这样说的:

  “天地产生了人,有出生便有死亡,从古以来的圣人贤人没有例外,子夏说得好:‘死生都是命中注定,富贵完全由天意决定。’孔门弟子、亲自接受孔子的告诫,说这样的话,难道不是穷通不能随便操纵得了的,长寿与夭折永远不是人为所能控制得了的,我年岁超过五十,但备受穷困艰难的折磨,因为家庭贫困,奔走东西,性格刚正,才能低劣,和人往往不和,为自己细细思想,必然遭到世人的打击,于是悄然离开官场,却使你们幼年时便遭饥寒,常常感叹晏儒仲的贤妻的话,身抱破被而不忧虑,更何况是儿子们。这也是其中一件事,遗憾的邻人中没有两仲子,家中没有安于贫贱的老莱子妻那样的老婆,抱着这样的苦心,非常遗憾。

  “我自少年以来便喜爱读书,偶然在闲静无事的时候,打开书籍,从中获得快乐,每每忘掉吃饭。一见树影疏疏,鸟啼声音破空而来,也很欢快雀跃。曾经说过五六月在北边窗子边乘凉,碰到凉风突然到来,便感觉自己成了羲皇时的安乐百姓。我思虑浅薄,见识粗鄙,岁月流逝,思想当年,渺然无可奈何。

  “从发病以来,我逐渐地衰弱下去,亲朋故友们没有忘记我们,每每以药相救,然而我认为我的生命恐怕不会很长了,只恨你们年纪幼小家中贫困没有人帮助,获得柴米油盐的辛劳何时可以免除,心中想起这些,又有什么话可说。虽然你们不是一母所生,但想起四海之内皆兄弟,鲍叔、管仲划分财物互不猜疑,归生、伍举,在路上砍荆棘坐下,叙诉旧情,他的才能因败成功,因失而得,他人尚且如此,何况你们都是一父所生。颍川人韩元长,是汉末名士。自身当了公卿,八十岁时去世,兄弟们仍然居住在一起,一直到死。济北人汜稚春是晋代的高尚人物,七代没有分家,家中人没有半点怨恨之色。《诗经》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你们应该懂得啊,我还有什么话说。”

  陶渊明又写了《命子诗》给儿子们。他在元嘉四年(427)去世,享年六十三岁。

  沈道虔,吴兴武康人,少年便非常仁厚,喜爱老、庄哲学,居住在县城北边的石山之下。孙恩之乱后发生饥荒,县令庾肃之迎接他出来到县城南边的废头里,为他建起小屋,前临小溪,那里有很美的山水。沈道虔不时地回到石山旧舍,和那些成了孤儿的兄长的儿子们共用破旧的家物,不管多么困难,都不改变节操。从戴逵那里学会弹琴,王敬弘深深地敬仰他,本郡和本州一共十二次征用他,他都没有应命。

  一次,有人偷了道虔家菜园的菜,沈道虔回来看到了,他自己便躲了起来,等偷菜的人拿够走后,沈道虔才出来。有人拔他家屋后的竹笋,他便叫那人不要拔,说:“我希望竹笋长成竹枝。我另有更好的给你。”于是叫人买更大的竹笋送给那人,那位盗笋的人非常惭愧,坚决不要。沈道虔叫放在那人的屋里才出来。他常常以拾稻麦过日子,跟他一起拾麦的人抢麦穗,道虔劝他不要这样,那人不听,道虔便把自己的全部给他,争抢的人非常惭愧,以后每次争抢时总是说:“不要叫沈先生知道了。”他冬天没有夹衣,戴..听说便把他接来,为他做好衣服并送给他一万钱。道虔回去之后,把自身的衣服和钱都送给了侄子中没有衣服的。乡中少年,成群地当他的学生,道虔常常没饭吃,无法建立学舍。武康令孔欣之便周济了他很多物资,使他的学生得以成就学业,太祖听说,派人慰劳他,赐钱三万,大米二百斛。沈道虔把它们全部用作为兄弟孩子们嫁娶的费用。道虔接着被征调为员外散骑侍郎,他未应征。沈道虔家好几代信奉佛教,他便把祖父父亲原居住的故宅作寺庙,每年到四月初八,都请佛像,请像的那一天,他们便全家感叹悲痛。沈道虔年老,吃的是素食,常常一天不能吃饱,他却以弹琴写字为乐,孜孜不倦。太祖敕令本郡县随时供给。元嘉二十六年(449)去世,时年八十二岁。

  他的儿子沈慧锋,继承父亲的事业,被征为从事,他都没有从命。

  朱百年,会稽山阴人。他祖父朱恺之,是晋朝的右卫将军。父亲朱涛,是扬州主簿。

  朱百年少年时便有非常崇高的气节。他在守孝期间,携带妻子孔氏到会稽南山中,以采竹砍柴为生。每次他都把柴竹放在路边,总是被过路的人拿去。第二天照样如此。人们觉得这很奇怪,过了好久才知道是朱隐士卖的,拿的人根据竹柴的多少,留下钱拿走了。有时遇到天寒下雪,柴竹卖不出去,他便无法生活,便亲自划船送妻子回娘家,天晴了再接回来。有时他到山阴市上为妻子买绸缎三五尺。他很爱喝酒,遇到喝醉了便丢下绸缎。他能读一些玄妙的东西,不时作一些诗,其中往往有惊人妙笔。本郡征他为功曹,本州征他为从事,推荐他当秀才,他都未应任。隐去形迹,避开人事,只与本县的孔觊友好,孔觊也好喝酒,二人相会便喝个够,总是非常尽兴。朱百年家境贫困,母亲是冬月去世的,衣服没有棉絮。从这以后朱百年便不穿绸缎棉帛。冬天某次要到孔觊那里拜访,他穿的全部是夹布衣服,喝酒后醉了睡在床上,孔觊用被子裹在他身上,百年不知道。他醒了之后,把被子挪开,对孔觊说:“棉絮一定特别暖和。”于是泪流满面,悲痛万分。孔觊也为他伤感不己。

  朱百年被任命为太子舍人,他不应命。颜竣当东扬州刺吏,命令送五百斛谷给他,他拒绝了。当时另有一个寒族人士姚吟,也有高洁的志趣,被士族们看重。义阳王刘昶当本州刺史,征他为文学从事,他没有去。颜竣复赠姚吟二百斛米,姚吟也辞退了。

  朱百年在孝建元年(454)逝世山中,当年八十七岁。蔡兴宗当会稽太守,赠给朱百年的妻子一百斛米,百年的妻子派婢子坚决送还衙门。当时人们很称赞这种举动,把朱妻比作汉朝梁鸿的妻子。

  王素,字休业,是琅笽临沂人氏。他高祖王翘之,是晋朝光禄大夫。

  王素少年时便志气不凡。家庭贫困,母亲年老。刚开始当庐陵国侍郎,母亲去世,他便辞职,守孝期满,庐陵王刘绍当江州刺史,亲人旧友劝修整故居。王素没有顺从,而是丢下家中财物到东阳,隐居不出,做一些田园事务,得以生存。他爱好文章,不因世俗琐事污染自己的高洁胸怀。世祖即位后,想搜寻一些隐士。为此下诏书说:“处理事务,必须使隐居的人出来做官,移风易俗,必须表扬清正廉洁的人,我日夜寻求善良的人,想改变刻薄的风气。琅笽人王素,会稽朱百年,都廉洁俭朴,坚贞淡泊,不和世人争利,在耕耘地中自得其乐,志气不变,应该加以褒奖推荐,让谦让的得到光荣,他们都可以当太子舍人。”大明年中,太宰江夏王刘义恭开设府台,征召王素贤人,任命王素为仓曹部的官职。太宗泰始六年(470),王素又被召为太子中舍人,他都没有出来。王素既然多次被邀请出任,名声越来越响。东阳山中有一种虫玄虫,声音清晰而又绵长,百听不厌,但长的形状很丑。王素于是作《虫玄赋》比拟自己。七年(471)他逝世了,时年五十四岁。

  当时又有宋平人刘睦之、汝南人州韶、吴郡人褚伯玉也隐居自乐。刘睦之居在高州,被任命为比平太守,他不赴任。州韶字伯和,是黄门侍郎州文的孙子,他在湖熟的方山建起居室,被征用为员外散骑侍郎、征北行参军,他没有出来。伯玉隐居剡县的瀑布山三十多年,扬州府征他为议曹从事,他也未应命。

  隐逸

  《易》曰:“天地闭,贤人隐。”又曰:“遁世无闷。”又曰:“高尚其事。” 又曰:“幽人贞吉。”《论语》“作者七人”,表以逸民之称。又曰:“子路遇荷 丈人,孔子曰:隐者也。”又曰:“贤者避地,其次避言。”又曰:“虞仲,夷 逸,隐居放言。”品目参差,称谓非一,请试言之:夫隐之为言,迹不外见,道不 可知之谓也。若夫千载寂寥,圣人不出,则大贤自晦,降夷凡品。止于全身远害, 非必穴处岩栖,虽藏往得二,邻亚宗极,而举世莫窥,万物不睹。若此人者,岂肯 洗耳颍滨,皦皦然显出俗之志乎!遁世避言,即贤人也。夫何适非世,而有避世之 因,固知义惟晦道,非曰藏身。至于巢父之名,即是见称之号,号曰裘公,由有可 传之迹。此盖荷之隐,而非贤人之隐也。贤人之隐,义深于自晦,荷之隐,事 止于违人。论迹既殊,原心亦异也。身与运闭,无可知之情,鸡黍宿宾,示高世之 美。运闭故隐,为隐之迹不见;违人故隐,用致隐者之目。身隐故称隐者,道隐故 曰贤人。或曰:“隐者之异乎隐,既闻其说,贤者之同于贤,未知所异?”应之曰: “隐身之于晦道,名同而义殊,贤人之于贤者,事穷于亚圣,以此为言,如或可辨。 若乃高尚之与作者,三避之与幽人,及逸民隐居,皆独往之称,虽复汉阴之氏不传, 河上之名不显,莫不激贪厉俗,秉自异之姿,犹负揭日月,鸣建鼓而趋也。”陈郡 袁淑集古来无名高士,以为《真隐传》,格以斯谈,去真远矣。贤人在世,事不可 诬,今为《隐逸篇》,虚置贤隐之位,其余夷心俗表者,盖逸而非隐云。

  戴颙,字仲若,谯郡铚人也。父逵,兄勃,并隐遁有高名。颙年十六,遭父忧, 几于毁灭,因此长抱羸患。以父不仕,复修其业。父善琴书,颙并传之,凡诸音律, 皆能挥手。会稽剡县多名山,故世居剡下。颙及兄勃,并受琴于父。父没,所传之 声,不忍复奏,各造新弄,勃五部,颙十五部。颙又制长弄一部,并传于世。中书 令王绥常携宾客造之,勃等方进豆粥,绥曰:“闻卿善琴,试欲一听。”不答,绥 恨而去。

  桐庐县又多名山,兄弟复共游之,因留居止。勃疾患,医药不给。颙谓勃曰: “颙随兄得闲,非有心于默语。兄今疾笃,无可营疗,颙当干禄以自济耳。”乃告 时求海虞令,事垂行而勃卒,乃止。桐庐僻远,难以养疾,乃出居吴下。吴下士人 共为筑室,聚石引水,植林开涧,少时繁密,有若自然。乃述庄周大旨,著《逍遥 论》,注《礼记·中庸》篇。三吴将守及郡内衣冠要其同游野泽,堪行便往,不为 矫介,众论以此多之。

  高祖命为太尉行参军,琅邪王司马属,并不就。宋国初建,令曰:“前太尉参 军戴颙、辟士韦玄,秉操幽遁,守志不渝,宜加旌引,以弘止退。并可散骑侍郎, 在通直。”不起。太祖元嘉二年,诏曰:“新除通直散骑侍郎戴颙、太子舍人宗炳, 并志托丘园,自求衡荜,恬静之操,久而不渝。颙可国子博士,炳可通直散骑侍郎。” 东宫初建,又征太子中庶子。十五年,征散骑常侍,并不就。

  衡阳王义季镇京口,长史张邵与颙姻通,迎来止黄鹄山。山北有竹林精舍,林 涧甚美。颙憩于此涧,义季亟从之游,颙服其野服,不改常度。为义季鼓琴,并新 声变曲,其三调《游弦》、《广陵》、《止息》之流,皆与世异。太祖每欲见之, 尝谓黄门侍郎张敷曰:“吾东巡之日,当晏戴公山也。”以其好音,长给正声伎一 部。颙合《何尝》、《白鹄》二声,以为一调,号为清旷。自汉世始有佛像,形制 未工,逵特善其事,颙亦参焉。宋世子铸丈六铜像于瓦官寺,既成,面恨瘦,工人 不能治,乃迎颙看之。颙曰:“非面瘦,乃臂胛肥耳。”既错减臂胛,瘦患即除, 无不叹服焉。

  十八年,卒,时年六十四。无子。景阳山成,颙已亡矣。上叹曰:“恨不得使 戴颙观之。”

  宗炳,字少文,南阳涅阳人也。祖承,宜都太守。父繇之,湘乡令。母同郡师 氏,聪辩有学义,教授诸子。炳居丧过礼,为乡闾所称。刺史殷仲堪、桓玄并辟主 簿,举秀才,不就。高祖诛刘毅,领荆州,问毅府咨议参军申永曰:“今日何施而 可?”永曰:“除其宿衅,倍其惠泽,贯叙门次,显擢才能,如此而已。”高祖纳 之,辟炳为主簿,不起。问其故,答曰:“栖丘饮谷,三十余年。”高祖善其对。 妙善琴书,精于言理,每游山水,往辄忘归。征西长史王敬弘每从之,未尝不弥日 也。乃下入庐山,就释慧远考寻文义。兄臧为南平太守,逼与俱还,乃于江陵三湖 立宅,闲居无事。高祖召为太尉参军,不就。二兄蚤卒,孤累甚多,家贫无以相赡, 颇营稼穑。高祖数致饩赉,其后子弟从禄,乃悉不复受。

  高祖开府辟召,下书曰:“吾忝大宠,思延贤彦,而《兔置》潜处,《考盘》 未臻,侧席丘园,良增虚伫。南阳宗炳、雁门周续之,并植操幽栖,无闷巾褐,可 下辟召,以礼屈之。”于是并辟太尉掾,皆不起。宋受禅,征为太子舍人;元嘉初, 又征通直郎;东宫建,征为太子中舍人,庶子,并不应。妻罗氏,亦有高情,与炳 协趣。罗氏没,炳哀之过甚,既而辍哭寻理,悲情顿释。谓沙门释慧坚曰:“死生 不分,未易可达,三复至教,方能遣哀。”衡阳王义季在荆州,亲至炳室,与之欢 宴,命为咨议参军,不起。

  好山水,爱远游,西陟荆、巫,南登衡、岳,因而结宇衡山,欲怀尚平之志。 有疾还江陵,叹曰:“老疾俱至,名山恐难遍睹,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凡 所游履,皆图之于室,谓人曰:“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古有《金石弄》, 为诸桓所重,桓氏亡,其声遂绝,惟炳传焉。太祖遣乐师杨观就炳受之。

  炳外弟师觉授亦有素业,以琴书自娱。临川王义庆辟为祭酒,主簿,并不就, 乃表荐之,会病卒。元嘉二十年,炳卒,时年六十九。衡阳王义季与司徒江夏王义 恭书曰:“宗居士不救所病,其清履肥素,终始可嘉,为之恻怆,不能已已。”子 朔,南谯王义宣车骑参军。次绮,江夏王义恭司空主簿。次昭,郢州治中。次说, 正员郎。

  周续之,字道祖,雁门广武人也。其先过江居豫章建昌县。续之年八岁丧母, 哀戚过于成人,奉兄如事父。豫章太守范宁于郡立学,招集生徒,远方至者甚众。 续之年十二,诣宁受业。居学数年,通《五经》并《纬候》,名冠同门,号曰“颜 子”。既而闲居读《老》、《易》,入庐山事沙门释慧远。时彭城刘遗民遁迹庐山, 陶渊明亦不应征命,谓之“寻阳三隐。”以为身不可遣,余累宜绝,遂终身不娶妻, 布衣蔬食。

  刘毅镇姑孰,命为抚军参军,征太学博士,并不就。江州刺史每相招请,续之 不尚节峻,颇从之游。常以嵇康《高士传》得出处之美,因为之注。高祖之北讨, 世子居守,迎续之馆于安乐寺,延入讲礼,月余,复还山。江州刺史刘柳荐之高祖, 曰:“臣闻恢耀和肆,必在兼城之宝;翼亮崇本,宜纡高世之逸。是以渭滨佐周, 圣德广运,商洛匡汉,英业乃昌。伏惟明公道迈振古,应天继期,游外暢于冥内, 体远形于应近,虽汾阳之举,辍驾于时艰;明扬之旨,潜感于穹谷矣。窃见处士雁 门周续之,清真贞素,思学钩深,弱冠独往,心无近事,性之所遣;荣华与饥寒俱 落,情之所慕,岩泽与琴书共远。加以仁心内发,义怀外亮,留爱昆卉,诚著桃李。 若升之宰府,必鼎味斯和;濯缨儒官,亦王猷遐缉。臧文不知,失在降贤;言偃得 人,功由升士。愿照其丹款,不以人废言。”俄而辟为太尉掾,不就。

  高祖北伐,还镇彭城,遣使迎之,礼赐甚厚。每称之曰:“心无偏吝,真高士 也。”寻复南还。高祖践阼,复召之,乃尽室俱下。上为开馆东郭外,招集生徒。 乘舆降幸,并见诸生,问续之《礼记》“傲不可长”、“与我九龄”、“射于矍圃” 三义,辨析精奥,称为该通。续之素患风痹,不复堪讲,乃移病钟山。景平元年卒, 时年四十七。通《毛诗》六义及《礼论》、《公羊传》,皆传于世。无子。兄子景 远有续之风,太宗泰始中,为晋安内史,未之郡,卒。

  王弘之,字方平,琅邪临沂人,宣训卫尉镇之弟也。少孤贫,为外祖征士何准 所抚育。从叔献之及太原王恭,并贵重之。晋安帝隆安中,为琅邪王中军参军,迁 司徒主簿。家贫,而性好山水,求为乌程令,寻以病归。桓玄辅晋,桓谦以为卫军 参军。时琅邪殷仲文还姑孰,祖送倾朝,谦要弘之同行,答曰:“凡祖离送别,必 在有情,下官与殷风马不接,无缘扈从。”谦贵其言。每随兄镇之之安成郡,弘之 解职同行,荆州刺史桓伟请为南蛮长史。

  义熙初,何无忌又请为右军司马。高祖命为徐州治中从事史,除员外散骑常侍, 并不就。家在会稽上虞。从兄敬弘为吏部尚书,奏曰:“圣明司契,载德惟新,垂 鉴仄微,表扬隐介,默语仰风,荒遐倾首。前员外散骑常侍琅邪王弘之,恬漠丘园, 放心居逸。前卫将军参军武昌郭希林,素履纯洁,嗣徽前武。并击壤圣朝,未蒙表 饰,宜加旌聘,贲于丘园,以彰止逊之美,以祛动求之累。臣愚谓弘之可太子庶子, 希林可著作郎。”即征弘之为庶子,不就。太祖即位,敬弘为左仆射,又陈:“弘 之高行表于初筮,苦节彰于暮年。今内外晏然,当修太平之化,宜招空谷,以敦冲 退之美。”元嘉四年,征为通直散骑常侍,又不就。敬弘尝解貂裘与之,即着以采 药。

  性好钓,上虞江有一处名三石头,弘之常垂纶于此。经过者不识之,或问: “渔师得鱼卖不?”弘之曰:“亦自不得,得亦不卖。”日夕载鱼入上虞郭,经亲 故门,各以一两头置门内而去。始宁汰川有佳山水,弘之又依岩筑室。谢灵运、颜 延之并相钦重,灵运与庐陵王义真笺曰:“会境既丰山水,是以江左嘉遁,并多居 之。但季世慕荣,幽栖者寡,或复才为时求,弗获从志。至若王弘之拂衣归耕,逾 历三纪;孔淳之隐约穷岫,自始迄今;阮万龄辞事就闲,纂成先业;浙河之外,栖 迟山泽,如斯而已。既远同羲、唐,亦激贪厉竞。殿下爱素好古,常若布衣,每忆 昔闻,虚想岩穴,若遣一介,有以相存,真可谓千载盛美也。”

  弘之四年卒,时年六十三。颜延之欲为作诔,书与弘之子昙生曰:“君家高世 之节,有识归重,豫染豪翰,所应载述。况仆托慕末风,窃以叙德为事,但恨短笔 不足书美。”诔竟不就。昙生好文义,以谦和见称。历显位,吏部尚书,太常卿。 大明末,为吴兴太守。太宗初,四方同逆,战败奔会稽,归降被宥,终于中散大夫。

  阮万龄,陈留尉氏人也。祖思旷,左光禄大夫。父宁,黄门侍郎。万龄少知名, 自通直郎为孟昶建威长史。时袁豹、江夷相系为昶司马,时人谓昶府有三素望。万 龄家在会稽剡县,颇有素情。永初末,自侍中解职东归,征为秘书监,加给事中, 不就。寻除左民尚书,复起应命,迁太常,出为湘州刺史,在州无政绩。还为东阳 太守,又被免。复为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元嘉二十五年卒,时年七十二。

  孔淳之,字彦深,鲁郡鲁人也。祖惔,尚书祠部郎。父粲,秘书监征,不就。 淳之少有高尚,爱好坟籍,为太原王恭所称。居会稽剡县,性好山水,每有所游, 必穷其幽峻,或旬日忘归。当游山,遇沙门释法崇,因留共止,遂停三载。法崇叹 曰:“缅想人外,三十年矣,今乃公倾盖于兹,不觉老之将至也。”及淳之还反, 不告以姓。除著作佐郎,太尉参军,并不就。

  居丧至孝,庐于墓侧。服阕,与征士戴颙、王弘之及王敬弘等共为人外之游。 敬弘以女适淳之子尚。会稽太守谢方明苦要入郡,终不肯往。茅室蓬户,庭草芜径, 唯床上有数卷书。元嘉初,复征为散骑侍郎,乃逃于上虞县界,家人莫知所之。弟 默之为广州刺史,出都与别。司徒王弘要淳之集冶城,即日命驾东归,遂不顾也。 元嘉七年,卒,时年五十九。默之儒学,注《谷梁春秋》。默之子熙先,事在《范 晔传》。

  刘凝之,字志安,小名长年,南郡枝江人也。父期公,衡阳太守。兄盛公,高 尚不仕。凝之慕老莱、严子陵为人,推家财与弟及兄子,立屋于野外,非其力不食, 州里重其德行。州三礼辟西曹主簿,举秀才,不就。妻梁州刺史郭铨女也,遣送丰 丽,凝之悉散之亲属。妻亦能不慕荣华,与凝之共安俭苦。夫妻共乘薄笨车,出市 买易,周用之外,辄以施人。为村里所诬,一年三输公调,求辄与之。有人尝认其 所著屐,笑曰:“仆著之已败,今家中觅新者备君也。”此人后田中得所失屐,送 还之,不肯复取。

  元嘉初,征为秘书郎,不就。临川王义庆、衡阳王义季镇江陵,并遣使存问。 凝之答书顿首称仆,不修民礼,人或讥焉。凝之曰:“昔老莱向楚王称仆,严陵亦 抗礼光武,未闻巢、许称臣尧、舜。”时戴颙与衡阳王义季书,亦称仆。荆州年饥, 义季虑凝之喂毙,饷钱十万。凝之大喜,将钱至市门,观有饥色者,悉分与之,俄 顷立尽。性好山水,一旦携妻子泛江湖,隐居衡山之阳。登高岭,绝人迹,为小屋 居之,采药服食,妻子皆从其志。元嘉二十五年,卒,时年五十九。

  龚祈,字孟道,武陵汉寿人也。从祖玄之,父黎民,并不应征辟。祈年十四, 乡党举为州迎西曹,不行。谢晦临州,命为主簿;彭城王义康举秀才,除奉朝请; 临川王义庆平西参军,皆不就。风姿端雅,容止可观,中书郎范述见而叹曰:“此 荆楚仙人也。”衡阳王义季临荆州,发教以祈及刘凝之、师觉授不应征召,辟其三 子。祈又征太子舍人,不起。时或赋诗,言不及世事。元嘉十七年,卒,时年四十 二。

  翟法赐,寻阳柴桑人也。曾祖汤,汤子庄,庄子矫,并高尚不仕,逃避征辟。 矫生法赐。少守家业,立屋于庐山顶,丧亲后,便不复还家。不食五谷,以兽皮结 草为衣,虽乡亲中表,莫得见也。州辟主簿,举秀才,右参军,著作佐郎,员外散 骑侍郎,并不就。后家人至石室寻求,因复远徙,违避征聘,遁迹幽深。寻阳太守 邓文子表曰:“奉诏书征郡民新除著作佐郎南阳翟法赐,补员外散骑侍郎。法赐隐 迹庐山,于今四世,栖身幽岩,人罕见者。如当逼以王宪,束以严科,驰山猎草, 以期禽获,虑致颠殒,有伤盛化。”乃止。后卒于岩石之间,不知年月。

  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字元亮,寻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潜少 有高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

  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 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恆得。亲旧知 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 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尝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 以此自终。

  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 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 “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 稻。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 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赋《归 去来》,其词曰:

  归去来兮,园田荒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 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希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 有酒停尊。引壶觞而自酌,盼庭柯以怡颜。倚南窗而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 而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忄妻,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 而知还。景翳翳其将入,抚孤松以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而绝游,世与我以相遗,复驾言兮焉求。说亲戚之情话,乐 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上春,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扁舟。既窈窕以穷 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奚不委心任去留,胡为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 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 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义熙末,征著作佐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潜尝往庐山, 弘令潜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潜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兒舆篮舆,既至, 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忤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寻阳,与 潜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日日造潜,每往必酣饮致醉。临去,留二万钱与潜, 潜悉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值弘送酒至,即便 就酌,醉而后归。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郡将候潜值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复著之。

  潜弱年薄官,不洁去就之迹。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高祖王业 渐隆,不复肯仕。所著文章,皆题其年月,义熙以前,则书晋氏年号;自永初以来, 唯云甲子而已。与子书以言其志,并为训戒曰:

  天地赋命,有往必终,自古贤圣,谁能独免。子夏言曰:“死生有命,富贵在 天。”四友之人,亲受音旨,发斯谈者,岂非穷达不可妄求,寿夭永无外请故邪。 吾年过五十,而穷苦荼毒,家贫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 必贻俗患,僶俛辞世,使汝幼而饥寒耳。常感孺仲贤妻之言,败絮自拥,何惭兒子。 此既一事矣。但恨邻靡二仲,室无莱妇,抱兹苦心,良独罔罔。

  少年来好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廕,时鸟变声,亦 复欢尔有喜。尝言五六月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意浅识陋,日 月遂往,缅求在昔,眇然如何。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 自恐大分将有限也。恨汝辈稚小,家贫无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 何可言。然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弟兄之义。鲍叔、敬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 班荆道旧,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他人尚尔,况共父之人哉!颍川韩元长,汉 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济北氾稚春,晋时操行人也, 七世同财,家人无怨色。《诗》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汝其慎哉!吾复何 言。

  又为《命子诗》以贻之曰:

  悠悠我祖,爰自陶唐。邈为虞宾,历世垂光。御龙勤夏,豕韦翼商。穆穆司徒, 厥族以昌。纷纭战国,漠漠衰周。凤隐于林,幽人在丘。逸虬挠云,奔鲸骇流。天 集有汉,眷予愍侯。于赫愍侯,运当攀龙。抚剑夙迈,显兹武功。参誓山河,启土 开封。亹亹丞相,允迪前踪。浑浑长源,蔚蔚洪柯。群川载导,众条载罗。时有默 语,运固隆污。在我中晋,业融长沙。桓桓长沙,伊勋伊德。天子畴我,专征南国。 功遂辞归,临宠不惑。孰谓斯心,而可近得。肃矣我祖,慎终如始。直方二台,惠 和千里。于皇仁考,淡焉虚止。寄迹夙运,冥兹愠喜。嗟余寡陋,瞻望靡及。顾惭 华鬓,负景只立。三千之罪,无后其急。我诚念哉,呱闻尔泣。卜云嘉日,占尔良 时。名尔曰俨,字尔求思。温恭朝夕,念兹在兹。尚想孔伋,庶其企而。厉夜生子, 遽而求火。凡百有心,奚待于我。既见其生,实欲其可。人亦有言,斯情无假。日 居月诸,渐免于孩。福不虚至,祸亦易来。夙兴夜寐,愿尔斯才。尔之不才,亦已 焉哉。

  潜元嘉四年卒,时年六十三。

  宗彧之,字叔粲,南阳涅阳人,炳从父弟也。蚤孤,事兄恭谨,家贫好学,虽 文义不逮炳,而真澹过之。州辟主簿,举秀才,不就。公私饩遗,一无所受。高祖 受禅,征著作佐郎,不至。元嘉初,大使陆子真观采风俗,三诣彧之,每辞疾不见 也。告人曰:“我布衣草莱之人,少长垄亩,何枉轩冕之客。”子真还,表荐之, 征员外散骑侍郎,又不就。元嘉八年,卒,时年五十。

  沈道虔,吴兴武康人也。少仁爱,好《老》、《易》,居县北石山下。孙恩乱 后饥荒,县令庾肃之迎出县南废头里,为立小宅,临溪,有山水之玩。时复还石山 精庐,与诸孤兄子共釜庾之资,困不改节。受琴于戴逵,王敬弘深敬之。郡州府凡 十二命,皆不就。

  有人窃其园莱者,还见之,乃自逃隐,待窃者取足去后乃出。人拔其屋后笋, 令人止之,曰:“惜此笋欲令成林,更有佳者相与。”乃令人买大笋送与之。盗者 惭不取,道虔使置其门内而还。常以捃拾自资,同捃者争穟,道虔谏之不止,悉以 其所得与之,争者愧恧。后每争,辄云:“勿令居士知。”冬月无复衣,戴颙闻而 迎之,为作衣服,并与钱一万。既还,分身上衣及钱,悉供诸兄弟子无衣者。乡里 年少,相率受学。道虔常无食,无以立学徒。武康令孔欣之厚相资给,受业者咸得 有成。太祖闻之,遣使存问,赐钱三万,米二百斛,悉以嫁娶孤兄子。征员外散骑 侍郎,不就。累世事佛,推父祖旧宅为寺。至四月八日,每请像。请像之日,辄举 家感恸焉。道虔年老,菜食,恆无经日之资,而琴书为乐,孜孜不倦。太祖敕郡县 令,随时资给。元嘉二十六年,卒,时年八十二。子慧锋,修父业,辟从事,皆不 就。

  郭希林,武昌武昌人也。曾祖翻,晋世高尚不仕。希林少守家业,征州主簿, 秀才,卫军参军,并不就。元嘉初,吏部尚书王敬弘举王弘之为太子庶子,希林为 著作佐郎。后又征员外散骑侍郎,并不就。十年,卒,时年四十七。子蒙,亦隐居 不仕。泰始中,郢州刺史蔡兴宗辟为主簿,不就。

  雷次宗,字仲伦,豫章南昌人也。少入庐山,事沙门释慧远,笃志好学,尤明 《三礼》、《毛诗》,隐退不交世务。本州辟从事,员外散骑侍郎征,并不就。与 子侄书以言所守,曰:

  夫生之修短,咸有定分,定分之外,不可以智力求,但当于所禀之中,顺而勿 率耳。吾少婴羸患,事钟养疾,为性好闲,志栖物表,故虽在童稚之年,已怀远迹 之意。暨于弱冠,遂托业庐山,逮事释和尚。于时师友渊源,务训弘道,外慕等夷, 内怀悱发,于是洗气神明,玩心坟典,勉志勤躬,夜以继日。爰有山水之好,悟言 之欢,实足以通理辅性,成夫亹亹之业,乐以忘忧,不知朝日之晏矣。自游道餐风, 二十余载,渊匠既倾,良朋凋索,续以衅逆违天,备尝荼蓼,畴昔诚愿,顿尽一朝, 心虑荒散,情意衰损,故遂与汝曹归耕垄畔,山居谷饮,人理久绝。

  日月不处,忽复十年,犬马之齿,已逾知命。崦嵫将迫,前涂几何,实远想尚 子五岳之举,近谢居室琐琐之勤。及今耄未至惛,衰不及顿,尚可厉志于所期,纵 心于所托,栖诚来生之津梁,专气莫年之摄养,玩岁日于良辰,偷余乐于将除,在 心所期,尽于此矣。汝等年各成长,冠娶已毕,修惜衡泌,吾复何忧。但顾守全所 志,以保令终耳。自今以往,家事大小,一勿见关,子平之言,可以为法。

  元嘉十五年,征次宗至京师,开馆于鸡笼山,聚徒教授,置生百余人。会稽硃 膺之、颍川庾蔚之并以儒学,监总诸生。时国子学未立,上留心艺术,使丹阳尹何 尚之立玄学,太子率更令何承天立史学,司徒参军谢元立文学,凡四学并建。车驾 数幸次宗学馆,资给甚厚。又除给事中,不就。久之,还庐山,公卿以下,并设祖 道。

  二十五年,诏曰:“前新除给事中雷次宗,笃尚希古,经行明修,自绝招命, 守志隐约。宜加升引,以旌退素。可散骑侍郎。”后又征诣京邑,为筑室于钟山西 岩下,谓之招隐馆,使为皇太子诸王讲《丧服》经。次宗不入公门,乃使自华林东 门入延贤堂就业。二十五年,卒于钟山,时年六十三。太祖与江夏王义恭书道次宗 亡,义恭答曰:“雷次宗不救所疾,甚可痛念。其幽栖穷薮,自宾圣朝,克己复礼, 始终若一。伏惟天慈弘被,亦垂矜愍。”子肃之,颇传其业,官至豫章郡丞。

  朱百年,会稽山阴人也。祖恺之,晋右卫将军。父涛,扬州主簿。百年少有高 情,亲亡服阕,携妻孔氏入会稽南山,以伐樵采箬为业。每以樵箬置道头,辄为行 人所取,明旦亦复如此。人稍怪之,积久方知是硃隐士所卖,须者随其所堪多少, 留钱取樵箬而去。或遇寒雪,樵箬不售,无以自资,辄自搒船送妻还孔氏,天晴复 迎之。有时出山阴为妻买缯彩三五尺,好饮酒,遇醉或失之。颇能言理,时为诗咏, 往往有高胜之言。郡命功曹,州辟从事,举秀才,并不就。隐迹避人,唯与同县孔 觊友善。觊亦嗜酒,相得辄酣,对饮尽欢。百年家素贫,母以冬月亡,衣并无絮, 自此不衣绵帛。尝寒时就觊宿,衣悉夹布,饮酒醉眠,觊以卧具覆之,百年不觉也。 既觉,引卧具去体,谓觊曰:“绵定奇温。”因流涕悲恸,觊亦为之伤感。

  除太子舍人,不就。颜竣为东扬州,发教饷百年谷五百斛,不受。时山阴又有 寒人姚吟,亦有高趣,为衣冠所重。义阳王昶临州,辟为文学从事,不起。竣饷吟 米二百斛,吟亦辞之。百年孝建元年卒山中,时年八十七。蔡兴宗为会稽太守,饷 百年妻米百斛,百年妻遣婢诣郡门奉辞固让,时人美之,以比梁鸿妻。

  王素,字休业,琅邪临沂人也。高祖翘之,晋光禄大夫。素少有志行,家贫母 老。初为庐陵国侍郎,母忧去职。服阕,庐陵王绍为江州,亲旧劝素修完旧居,素 不答,乃轻身往东阳,隐居不仕,颇营田园之资,得以自立。爱好文义,不以人俗 累怀。世祖即位,欲搜扬隐退,下诏曰:“济世成务,咸达隐微,轨俗兴让,必表 清节。朕昧旦求善,思惇薄风,琅邪王素、会稽硃百年,并廉约贞远,与物无竞, 自足皋亩,志在不移。宜加褒引,以光难进。并可太子舍子。”大明中,太宰江夏 王义恭开府辟召,辟素为仓曹属;太宗泰始六年,又召为太子中舍人,并不就。素 既屡被征辟,声誉甚高。山中有蚿虫,声清长,听之使人不厌,而其形甚丑,素乃 为《蚿赋》以自况。七年,卒,时年五十四。

  时又有宋平刘睦之、汝南州韶、吴郡褚伯玉,亦隐身求志。睦之居交州,除武 平太守,不拜。韶字伯和,黄门侍郎文孙也。筑室湖孰之方山,征员外散骑侍郎, 征北行参军,不起。伯玉居剡县瀑布山三十余载,扬州辟议曹从事,不就。

  关康之,字伯愉,河东杨人。世居京口,寓属南平昌。少而笃学,姿状丰伟。 下邳赵绎以文义见称,康之与之友善。特进颜延之见而知之。晋陵顾悦之难王弼 《易》义四十余条,康之申王难顾,远有情理。又为《毛诗义》,经籍疑滞,多所 论释。尝就沙门支僧纳学,妙尽其能。竟陵王义宣自京口迁镇江陵,要康之同行, 距不应命。元嘉中,太祖闻康之有学义,除武昌国中军将军,蠲除租税。江夏王义 恭、广陵王诞临南徐州,辟为从事、西曹,并不就。弃绝人事,守志闲居。弟双之 为臧质车骑参军,与质俱下,至赭圻病卒,瘗于水滨。康之其春得疾困笃,小差, 牵以迎丧,因得虚劳病,寝顿二十余年。时有闲日,辄卧论文义。世祖即位,遣大 使陆子真巡行天下,使反,荐康之“业履恆贞,操勖清固,行信闾党,誉延邦邑, 栖志希古,操不可渝,宜加征聘,以洁风轨。”不见省。太宗泰始初,与平原明僧 绍俱征为通直郎,又辞以疾。顺帝升明元年,卒,时年六十三。

  史臣曰:夫独往之人,皆禀偏介之性,不能摧志屈道,借誉期通。若使值见信 之主,逢时来之运,岂其放情江海,取逸丘樊。盖不得已而然故也。且岩壑闲远, 水石清华,虽复崇门八袭,高城万雉,莫不蓄壤开泉,仿佛林泽。故知松山桂渚, 非止素玩,碧涧清潭,翻成丽瞩。挂冠东都,夫何难之有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搜索:法国时尚性感内衣秀女明星过夜费价格表中国一线女明星排行榜磁力下载两性霉素ai明星在线播放
櫻花の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