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田园杂兴评析
-
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绿未成。
坐睡觉来无一事,满窗晴日看蚕生。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
桃奇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
老盆初熟杜茅柴,携向田头祭社来。
巫媪莫嫌滋味薄,旗亭官酒更多灰。
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回。
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
骑吹东来里巷喧,行春车马闹如烟。
系牛莫系门前路,移系门西系碡边。
寒食花枝插满头,蒨裙青袂几扁舟。
一年一度游山寺,不上灵岩即虎丘。
郭里人家拜扫回,新开醪酒荐青梅。
日长路好城门近,借我茅亭暖一杯。
步屧寻春有好怀,雨余蹄道水如杯。
随人黄犬搀前去,走到溪边忽自回。
种园得果廑赏劳,不奈儿童鸟雀搔。
已插棘针樊笋径,更铺渔纲盖樱桃。
吉日初开种稻包,南山雷动雨连宵。
今年不欠秧田水,新涨看看拍小桥。
桑下春蔬绿满畦,菘心青嫩芥苔肥。
溪头洗择店头卖,日暮裹盐沽酒归。
第一首描写的是初春情景,因初春农事较少,大家都很轻松安逸。这首跟杨万里的《初夏午睡起》异曲同工。头两句来点儿懒洋洋的环境描写,后两句都是睡一觉起来又满足又无聊,对边看着点东西,发呆。虽然季节不同,这种无情思的心绪一样。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第二首范成大以自己的住宅为基点,将笔墨拓展开去,含蓄而又生动地传达出春回大地、绿满人间的信息。一、二句先以简洁明快的线条,勾勒出悄然来临的春天的轮廓。第三句由全景化为中景,即由总写铺天盖地的春光转为展现屋后一角的春色。末句着意推出“邻家鞭笋过墙来”这一特写镜头。视野虽更为缩小,诗境却愈加张大。
第三首这首诗生动地描述了清明踏青的场景,写出了清明时节乡野的绮丽风光。前两句,提高农田的产量,采用稻麦复种制。这是最典型的旱地农业和水田农业交错出现的景观,既有麦田,也有稻田。
第四首这是一首描写祭祀土地公的诗作。土地公是民间信仰的众神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祀土地公即为祭祀大地,现代多属于祈福、保平安、保收成之意。古代百姓会在土地公生日(农历二月初二)这天,举行大型的祭拜活动,来祈求今年农作物丰收。
第五首这首诗是对富足、和谐生活的描写,写出了百姓们祈求丰年,安居乐业,一片清平盛世的景象。作者对自己能够有这样淳朴幸福的美好生活的欢喜,也表明了诗人对农村自然风景和淳朴民风的喜爱之情。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安享天伦的真挚情感。
第六首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范成大写的《春日田园杂兴》诗之六,诗中提到了旧时农村随处可见的碌碡,这个蹲在门口的碌碡临时做了拴牛桩。传统北方农村,几乎家家户户窑洞顶上都有一两个碌碡。
第七首从春秋时期至今,寒食节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故事发生地中国山西将寒食节定为清明前一天,这一天吃冷食、祭祀、踏青等习俗也一直流传下来并为全国所接受。
第八首青梅煮酒,早就有之,在《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章回中,有描述:曹操邀请刘备至梅亭,曹操已设下酒食:盘置青梅,一樽煮酒(青梅做下酒菜,酒已温过)。古代的酒类似于现在浙江一代的黄酒,黄酒要温着喝才好喝。所以一般会煮一下,而放一颗梅子味道更好。
第九首一首描写寻春的美好诗歌。一句“雨余蹄道水如杯”是诗中描写最生动的句子,动物们在泥路上留下的蹄印,一串一串,如音符般,由于动物们行走的速度有快有慢,脚印有深有浅,便形成了一副美丽动态的曲谱。
第十首这是一首作者体验田园生活、寻找种植乐趣的诗歌,作者范成大之前是南宋名臣,并没有种植田园的经验,所以惹来了孩子们和鸟雀的破坏。想了很多种方法来防御,比如“插棘”“铺渔网”,可见作者在百姓那里学到了很多种菜的经验。
第十一首这是一首描写阴雨天气,雷雨不断的季节,即为梅雨天。《四时田园杂兴》内容极为丰富,江南农村的自然风光,四时农事,农家的生活遭遇等尽现其中,形成生动的乡村社会长卷。
第十二兽这是一首描写阴雨天气,雷雨不断的季节,即为梅雨天。《四时田园杂兴》内容极为丰富,江南农村的自然风光,四时农事,农家的生活遭遇等尽现其中,形成生动的乡村社会长卷。这首最后的“日暮裹盐沽酒归”,带着十足的厨房的油烟气。美的不是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超凡脱俗,反而这种浅浅淡淡的生活气息,才是美的表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