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泰卦》
-
(地天泰)坤上乾下
《泰》:小往大来,吉,亨。
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吉。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周易章节目录』
-
周易 泰卦译文及注释
泰卦:由小利转为大利,吉利亨通。 初九:拔掉茅茄草,按它的种类特征来分辨。前进,吉利。 九二:把匏瓜挖空,用它来渡河,不至于下沉。财物损失了, 半路上又得到别人帮助。 九三:平…展开译文泰卦:由小利转为大利,吉利亨通。 初九:拔掉茅茄草,按它的种类特征来分辨。前进,吉利。 九二:把匏瓜挖空,用它来渡河,不至于下沉。财物损失了, 半路上又得到别人帮助。 九三:平地总会变成起伏的斜坡,外出离开终归要返回。占问旱情,没有灾难。不用担心,相信会有粮食吃,会有福份。 六四:骗人说大话,使邻近的人一同遭殃,没有提防,还有人成了俘虏。 六五:殷王帝乙把女儿嫁给周文王,因此得福,大吉大利。 上六:城墙被攻破,倒塌在城濠中。从邑中传来命令,要停止进攻。占问得到不吉利的征兆。
注释①泰是本卦标题。泰的意思是交通和畅,卦象为表示地的“坤”和表示 天的“乾”相叠加,以示阴阳交通和畅。全卦内容主要讲对立面的相互转化。②小往大来:失去的小,得到的大。③茅茹:一种可作红色染料的 草。(4)汇:种类。(5)包:用作“枹”,指枹瓜。荒:空。包荒:将枹 瓜挖空(用来绑在身上渡河)。(6)冯(ping) 用作“淜”,徒步过河叫淜。(7)不遐:不至于。遗:下落,下沉。(8)得尚:得到帮助。中行: 中途,半路上。(9)陂:斜坡。(10)艰:通“旱”。艰贞:占问旱灾。(11)孚:相信。其孚于食:相信粮食不成问题。(12)翩翩:用作“谝谝”, 意思是巧言善辩,说大话。(13)富:用作“福”。不富:遭殃。以:连累。(14)戒:警惕。孚:俘虏。(15)帝乙:殷代最后第二个帝王,纣王的父 亲。归:嫁。妹:少女。(16)祉(ZhT):福。以祉:有福,得福; 隍:没有水的护城濠(有水的护城濠叫池)。
折叠 -
泰卦读解
中国传统思想注重对立面的相互转化,在《周易》中已初露端倪。以后的历代思想家不断谈到这方面的问题,将这方面的思想不断深化光大。老子就是一个突出代表。 对立面的相互转化,核心就是一个彼…展开中国传统思想注重对立面的相互转化,在《周易》中已初露端倪。以后的历代思想家不断谈到这方面的问题,将这方面的思想不断深化光大。老子就是一个突出代表。
对立面的相互转化,核心就是一个彼此沟通、转移的问题。天与地、自然与人类、国家与国家、一群人同另一群人、国君与臣民、丈夫与妻子,都存在相互联系和沟通的问题。通则畅,畅则和,和则万物兴旺繁盛。对立、对抗,只能导致敌意、矛盾冲突, 以至暴力战争。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了相互沟通与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古人谈论对立面转化的立足点在一个“和”字,向他们更看重的是双方的转化:由生到死,由盛到衰,由好变坏,由大到小, 由福到祸。转化过程就是一个运动和变化的过程,这表明他们是用动态的观点来看待万事万物的存在。其中既有来源于真实生活的切身体悟(“包荒,用冯河,不遐遗。”),也有理性抽象的思辨 (“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应该说是相当深刻。我们现在更进一步认识到,对立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比如由量变到质变 比如使用技术手段或政治、军事手段,而我们始终不应忘记的是古人早已阐明了的道理:万物顺遂和畅就是泰。
折叠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诗词
- 昌甫梦中有句和韵答寄 其二 [韩淲]
- 桥门之南产芦菔如贯珠十七八内官以为瑞献之 [龚敩]
- 志宏供芍药且以诗来再赋前韵 [李纲]
- 句 [黄晦叔]
- 赋存心堂 [金幼孜]
- 宝剑篇 [呼谷]
- 书白楼诗卷 [杨爵]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
- 「搜神记」
热门名句
-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 曲屏先暖鸳衾惯,夜寒深、都是思量。
-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 夫兵权者,是三军之司命,主将之威势。
-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