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典·卷一百二十四》
-
礼八十四 开元礼纂类十九 嘉礼三
皇帝於明堂读五时令
陈设
礼部尚书先读令三日,奏读月令,承以宣告。前三日,尚舍直长施大次於青龙门外道北,南向。(仲春於青阳太庙;季春於青阳右个;孟夏於朱雀门外道东,西向;仲夏於明堂太庙;季夏於明堂右个;孟秋於白虎门外道北,南向;仲秋於总章太庙;季秋於总章右个;孟冬於玄武门外道西,东向;仲冬於玄堂太庙;季冬於玄堂右个。)尚舍奉御设御座。守宫设文武官次於大次之后,文官在左,武官在右,俱南向。(夏俱西向,秋俱南向,冬俱东向。)设群官次於璧水东门之外,(夏南门之外,秋西门之外,冬北门之外。)文官在北,(夏在东,秋在南,冬在西。)武官在南,(夏在西,秋在北,冬在东。)俱西上。(夏北上,秋东上。冬南上。)
前一日,尚舍奉御设御幄座於青阳左个,(仲春於青阳太庙,季春於青阳右个,孟夏於明堂左个,仲夏於明堂太庙,季夏於明堂右个,季夏土王之日读土令於太庙太室,孟秋於总章左个,仲秋於总章太庙,季秋於总章右个,孟冬於玄堂左个,仲冬於玄堂太庙,季冬於玄堂右个。)近西,东向。(夏近北,南向;秋近东,西向;冬近南,北向。)守宫设三品以上及诸司长官座於堂上,文官於御座东北,南向,(夏东南,西向;秋西南,北向;冬西北,东向。)武官於御座东南,北向,(夏西南,东向;秋西北,南向;冬东北,西向。)俱重行西上。(夏北上,秋东上,冬南上。无长官者,次官一人升,判官不合。)设刑部郎中读令座於御座东南,北向,有案。(夏西南,东向;秋西北,南向;冬东北,西向。)设文官解剑席於丑陛之左,(仲春於寅陛之左,季春於卯陛之左,孟夏於辰陛之左,仲夏於巳陛之左,季夏於午陛之左,孟秋於未陛之左,仲秋於申陛之左,季秋於酉陛之左,孟冬於戌陛之左,仲冬於亥陛之左,季冬於子陛之左。)设武官解剑席於卯陛之右,(仲春於辰陛之右,季春於巳陛之右,孟夏於午陛之右,仲夏於未陛之右,季夏於申陛之右,孟秋於酉陛之右,仲秋於戌陛之右,季秋於亥陛之右,孟冬於子陛之右,仲冬於丑陛之右,季冬於寅陛之右。)皆内向。太乐令展宫悬於青阳左个之庭,(仲春於青阳太庙之庭,季春於青阳右个之庭,孟夏於明堂左个之庭,仲夏於明堂太庙之庭,季夏於明堂右个之庭,季夏土王之日读土令,於太庙太室之庭,孟秋於总章左个之庭,仲秋於总章太庙之庭,季秋於总章右个之庭,孟冬於玄堂左个之庭,仲冬於玄堂太庙之庭,季冬於玄堂右个之庭。)设举麾位於堂上寅陛之南,北向,(仲春於堂上卯陛之南,季春於堂上辰陛之南,俱北向。孟夏於堂上巳陛之西,仲夏於堂上午陛之西,季夏於堂上未陛之西,俱东向。孟秋於堂上申陛之北,仲秋於堂上酉陛之北,季秋於堂上戌陛之北,俱南向。孟冬於堂上亥陛之东,仲冬於堂上子陛之东,季冬於堂上丑陛之东,俱西向。)一位於乐悬东北,南向。(夏於乐悬东南,西向;秋於乐悬西南,北向;冬於乐悬西北,东向。)典仪设三品以上及应升堂者位於悬东,(夏於悬南,秋於悬西,冬於悬北。)文左武右,俱重行西向,(夏北向,秋东向,冬南向,)相对为首。设非升堂者位:文官四品五品於悬北,(夏悬东,秋悬南,冬悬西。)六品以下於其东,(夏於其南,秋於其西,冬於其北。)绝位俱南向;(夏俱西向,秋俱北向,冬俱东向。)武官四品、五品於悬南,(夏悬西,秋悬北,冬悬东。)六品以下於其东,(夏於其南,秋於其西,冬於其北。)当文官俱北向。(夏东向,秋南向,冬西向。)皆重行西上。(夏北上,秋东上,冬南上。)设典仪位於悬之西北,(夏於悬东北,秋於悬东南,冬於悬西南。)赞者二人在东,差退,俱南向。(夏俱西向,秋俱北向,冬俱东向。)奉礼设门外位各於次前,俱每等异位,重行相向,西上。(夏北上,秋东上,冬南上。)
銮驾出宫
前出宫三日,本司宣摄内外,各供其职。守宫设从驾之官五品以上次於承天门外东西朝堂如常。
前二日,太乐令设宫悬之乐於殿庭如常仪。
其日未明七刻,搥一鼓为一严。(三严时节,前一日侍中奏裁。)侍中奏开宫殿门及城门。未明五刻,搥二鼓为再严。侍中版奏:"请中严。"奉礼设从驾群官五品以上位:文官於东朝堂之前,西向,武官於西朝堂之前,东向,俱重行北上。从驾群官五品以上俱集朝堂次,各服其服。(其六品以下,并驾发之前先赴朝堂所,俱就次各服其服。)所司陈小驾卤簿。未明二刻,搥三鼓为三严。诸卫之属各督其队与鈒戟以次入陈於殿庭。谒者引从驾群官各就朝堂前位。诸侍卫之官各服其器服,侍中、中书令以下俱诣西阁奉迎。(侍中负宝如式。)乘黄令进金辂於西閤外,南向。千牛将军一人执长刀立於辂前,北向。黄门侍郎一人在侍臣之前,赞者二人又在黄门之前。
侍中版奏:"外办。"太仆卿奋衣而升,正立执辔。皇帝服通天冠,青纱袍,(夏绛纱,季夏土王之日黄纱,秋白纱,冬黑纱。)佩苍玉,(夏佩赤玉,季夏土王之日佩黄玉,秋佩白玉,冬佩玄玉。)御舆以出,曲直华盖警跸侍卫如常仪。皇帝将出,仗动,太乐令令撞黄锺之钟,右五钟皆应。协律郎跪,俯伏,举麾,鼓柷,奏太和之乐。千牛将军前执辔,皇帝升辂,太仆卿立授绥,侍中、中书令以下夹侍如常仪。黄门侍郎进,当銮驾前跪,奏称:"黄门侍郎臣某言,请銮驾发引。"俯伏,兴,退复位。(凡黄门侍郎奏请,皆进当銮驾前跪,奏称具官某言,俯伏,兴。)銮驾动,又称警跸,黄门侍郎与赞者夹引以出,千牛将军夹辂而趋。驾至太极门,偃麾,戛敔,乐止。出太极门,鼓柷,奏采茨之乐;出嘉德门,戛敔,乐止。(凡乐,皆协律郎举麾,工鼓柷而后作,偃麾戛敔而后止。)
至顺天门外(於明堂读令则至承天门。)侍臣上马所,黄门侍郎奏:"请銮驾权停,敕侍臣上马。"侍中前承诏,退称:"制曰可。"黄门侍郎皆上马。诸侍卫之官,各督其属左右翊驾,在黄麾内。符宝郎奉六宝与殿中监后部从。侍中、中书令以下夹侍於辂前,赞者在供奉官人内。侍臣上马毕,黄门侍郎奏称:"请敕车右升。"侍中前承诏,退称:"制曰可。"黄门侍郎退复位。千牛将军升讫,黄门侍郎奏称:"请銮驾发引。"退复位。銮驾动,称警跸鼓传音如常,鼓吹振作而行。其从驾之官在玄武队如常仪。
读令
其日,依时刻诸卫勒所部屯门列仗及青阳左个之庭如常。(仲春青阳太庙之庭,季春青阳右个之庭,孟夏明堂左个之庭,仲夏明堂太庙之庭,季夏明堂右个之庭,孟秋总章左个之庭,仲秋总章太庙之庭,季秋总章右个之庭,孟冬玄堂左个之庭,仲冬玄堂太庙之庭,季冬玄堂右个之庭。)先置群官俱集次,各服其服。驾将至,典谒各引先置群官俱就门外位。
驾至大次门外,回辂南向,千牛将军降立於辂右。侍中进当銮驾前跪,奏称:"侍中臣某言,请降辂。"俯伏,兴,还侍位。皇帝降辂,御舆之大次,繖扇华盖侍卫警跸如常仪。典谒引文武五品以上从驾之官皆就门外位。太乐令帅工人入就位,协律郎入就举麾位。典仪帅赞者先入就位。典谒引群官非升座者入就位。刑部郎中以月令置於案,覆以帊;令史二人俱绛公服,对举案立於武官五品以上东南,郎中立於案后,北面。(夏,令史对举案於五品武官西南,郎中立於案后,东面。秋於五品武官西北,郎中立於案后,南面。冬於武官东北,郎中立於案后,西面。)
侍中版奏:"外办。"皇帝御舆出次,曲直华盖侍卫警跸如常仪。入自青龙门,(夏入自朱雀门,秋入自白虎门,冬入自玄武门。)皇帝初入门,太乐令令撞蕤宾之钟,左五钟皆应,鼓柷,奏太和之乐,皇帝升自寅陛,(夏升自巳陛,秋升自申陛,冬升自亥陛。)入,即御座,东向坐,(夏南向坐,秋西向坐,冬北向坐。)符宝郎奉宝置於御座,侍臣夹侍如常仪,戛敔,乐止。
典仪一人升,立於左个东北,南向。(夏东南,西向。秋西南,北向。冬西北,东向。)典谒引公王以下入,就西面位。(夏北面位,秋东面位,冬南面位。)上公初入门,舒和之乐作,(凡公行,皆作舒和之乐。)公至位,乐止。群官立定,典仪曰:"再拜。"赞者承传,(凡典仪有词,赞者皆承传。)在位者皆再拜。侍中前跪,奏称"侍中臣某言,请延公王等升。"俯伏,兴。又侍中称:"制曰可。"侍中诣左个东北,南面(夏东南,西面。秋西南,北面。冬西北,东面。)称:"诏延公王等升。"堂上典仪承传,堂下赞者又承传,在位者皆再拜。典谒以次引西面位者(夏典谒引北面位者,秋引东面位者,冬引南面位者。)各诣其阶。公初行,乐作;至解剑席,乐止。公王以下俱升席,跪解剑,俯伏,兴,脱舄。通事舍人各引升,立於座后。
刑部郎中引案进,立於卯陛下。侍中跪奏:"请读月令。"俯伏,兴。又侍中称:"制曰可。"侍中退复位。刑部郎中再拜,就解剑席,跪解剑,俯伏,兴,脱舄,取令,持案者仍立於下。通事舍人引刑部郎中奉令升自卯陛,(夏升自午陛,秋升自酉陛,冬升自子陛。)诣席南,北向跪,(夏席西,东向。秋席北,南向。冬席东,西向。)置令於案,俯伏,兴,立於席后。堂上典仪唱:"就座。"公王以下及刑部郎中并就座,俯伏,坐。刑部郎中读令,每句一绝,使言声可了。
读令讫,堂上典仪唱:"可起。"公王以下皆起。通事舍人引公王以下及刑部郎中俱降。刑部郎中以令置於案,与群官俱跪佩剑,俯伏,兴,纳舄。典谒各引还本位。公初行乐作,至位乐止。立定,典仪曰:"再拜。"在位者皆再拜。典谒引西面位者出,(夏北面,秋东面,冬南面。)公初行乐作,出门乐止。
侍中跪奏称:"侍中臣某言,礼毕。"俯伏,兴,还侍位。皇帝兴,太乐令令撞黄锺之钟,右五钟皆应,太和之乐作,皇帝降座,御舆以出之便次,警跸侍卫如来仪,出门乐止。典谒引南北面位者以次出。(夏引东西面,秋引南北面,冬引东西面。)春令(其文具小戴礼篇,故不繁载。)
銮驾还宫
皇帝既还大次,侍中版奏:"请解严。"(将士不得辄离部伍。)皇帝停大次一刻顷,搥一鼓为一严,转仗卫於还涂如来仪。三刻顷,搥二鼓为再严,将士布队仗,侍中版奏:"请中严。"五刻顷,搥三鼓为三严,谒者、赞引各引群官序立於次前,文武侍臣诣大次奉迎,乘黄令进金辂於大次门外,南向,(夏北向,秋西向,冬东向。)千牛将军立於辂右。
侍中版奏:"外办。"太仆卿升执辔,皇帝御舆出次,繖扇侍卫警跸如常仪,皇帝升辂,太仆卿立授绥。黄门侍郎奏称:"请銮驾发引。"退复位。銮驾动,称警跸如来仪,黄门侍郎、赞者夹引,千牛将军夹辂而趋。至侍臣上马所,黄门侍郎奏称:"请銮驾权停,敕侍臣上马。"侍中前承诏,退称:"制曰可。"黄门侍郎退称:"侍臣上马。"赞者承传,文武侍臣皆上马毕,黄门侍郎奏称:"请敕车右升。"侍中称:"制曰可。"黄门侍郎退复位。千牛将军升讫,黄门侍郎奏称:"请銮驾发引。"退复位。鼓传音,銮驾动,鼓吹振作而还,文武群官皆从如来仪。
銮驾至承天门外侍臣下马所,銮驾权停,文武侍臣皆下马,千牛将军降立於辂右讫,銮驾动,千牛将军夹辂而趋。驾入嘉德门,大乐令令撞蕤宾之钟,左五钟皆应,鼓柷,奏采茨之乐,至太极门,戛敔,乐止。入太极门,鼓柷,奏太和之乐。驾至横街北,当东閤,回辂南向。侍中进,当銮驾前跪,奏称:"臣某言,请降辂。"俯伏,兴,还侍位。皇帝降辂,御舆以入,繖扇侍卫警跸如常仪,侍臣从至閤,戛敔,乐止。初文武群官至朝堂,通事舍人承旨,敕群官并还。皇帝既入,侍中版奏:"请解严。"叩钲,将士各还其所。
皇帝於太极殿读五时令
礼部尚书先读令三日,奏读时令,承以宣告。
前一日,尚舍奉御设御幄座於太极殿北厢,南向。尚舍直长设一品以下三品以上及诸司长官座於殿上,文东武西,重行相向,北上。(无长官者,次官一人升,判官不合。)设刑部郎中读令座於御座西南,东向,有案,去御座二丈。设解剑席於东西阶下如常。太乐令展宫悬於殿庭,设举麾位於殿上西阶之西,东向,一位於乐悬东南,西向,并如朔朝之仪。典仪设文官三品以上及应升殿者位於南横街之南,道东,设武官位於道西,俱每等异位,重行北向,相对为首。设非升殿者位於殿庭,文东武西如常。设典仪位於北横街之南,赞者二人在南,差退,俱西向。奉礼设门外位:文官於东朝堂近南,西面,武官於西朝堂近南,东面,每等异位,重行北上。
其日,依时刻诸卫勒所部屯门列仗及陈於殿庭如常。文武官依时刻集朝堂,俱就便次各服其服。侍中量时版奏:"请中严。"鈒戟近仗入陈於殿庭,太乐令帅工人入就位,协律郎入就举麾位。诸侍卫之官各服其器服,符宝郎奉宝,俱诣閤奉迎。典仪帅赞者入就位。典谒引群官各就门外位。刑部郎中以时令置於案,覆以帊,令史二人俱公服,对举案立於右延明门内道北,郎中立於案后,东面。典谒者引非升殿者入就位。
侍中版奏:"外办。"皇帝服通天冠,绛纱袍,御舆出自西房,曲直华盖警跸侍卫如常仪。皇帝将出,仗动,太乐令令撞黄锺之钟,右五钟皆应,协律郎跪俯伏,举麾,鼓柷,奏太和之乐。皇帝出自西房,即御座,南向坐,符宝郎奉宝置於御座如常仪,偃麾,戛敔,乐止。
典仪一人升就东阶上,西面立。侍臣夹侍如常仪。典谒引公王以下入就北面位,公初入门,舒和之乐作;公至位,乐止。群官立定,典仪曰:"再拜。"赞者承传,在位者皆再拜。侍中前跪,奏称:"侍中臣某言,请延公王以下等升。"俯伏,兴。又侍中称:"制曰可。"侍中诣东阶上,西面称:"诏延公王等升。"殿上典仪承传,阶下赞者又承传,在位者皆再拜。典谒以次引北面位者诣东西阶。公初行乐作,至解剑席乐止。公王以下俱升席,跪解剑,俯伏,兴,脱舄。通事舍人以次引升殿,立於座后。
刑部郎中引案进立於西阶下。侍中跪奏:"请读时令。"俯伏,兴。又侍中称:"制曰可。"侍中退复位。刑部郎中再拜,就解剑席跪解剑,俯伏,兴,脱舄,取令,持案者仍立於阶下。通事舍人引刑部郎中奉令升自西阶,诣席西,东向跪,置令於案,俯伏,兴,立於席后。殿上典仪唱:"就座。"公王以下及刑部郎中并就座,俯伏,坐。刑部郎中读令,每句一绝,使言声可了。
读令讫,殿上典仪唱:"可起。"公王以下皆起。通事舍人引公王以下及刑部郎中俱降。刑部郎中以令置於案,与群官俱跪佩剑,俯伏,兴,纳舄。典谒各引还本位。典仪曰:"再拜。"在位者皆再拜。典谒引北面位者出。持令案者自右延明门而出。
侍中跪奏称:"侍中臣某言,礼毕。"俯伏,兴,还侍位。皇帝兴,太乐令令撞蕤宾之钟,左五钟皆应,太和之乐作,皇帝降座,御舆入自东房,警跸侍卫如来仪,侍臣从至閤,乐止。典谒引东西面位者以次出。(读夏令与春令同。读秋令与冬令同。设刑部郎中读令座於御座东南,西向。令案立於左延明门内道北,郎中立於案后,西面。升降自东阶。馀与读春令同。)皇帝若御翼善冠,则群官皆葱褶服,陈解剑席。若不设乐悬,去警跸。
皇帝养老於太学
陈设
前三日,尚舍直长设大次於学堂之后,随地之宜。设三老五更次於学堂南门外之西,群老次於其后,俱东向。设群官次:文官於门外之东,重行西向,武官於群老之西,重行东向,皆北上。
前一日,尚舍奉御设御座於堂上东序,西向,莞筵纷纯,加藻席画纯,次席黼纯。设三老座於西楹之东,近北,南向;设五更座於西阶上,东向。设国老三人座於三老座西,俱不属焉,皆莞筵纷纯,加藻席画纯。设众国老座於堂下西阶之西,东面北上,皆蒲筵缁布纯,加莞席玄帛纯。(若三品以上,则莞筵纷纯,加藻席画纯。凡五品以上致仕者为国老。)设庶老座於国老之后,皆蒲筵缁布纯。(六品以下致仕者为庶老。)太乐令展宫悬於学堂之庭,设登歌於堂上及举麾位等,皆准元会之仪。典仪设文官五品以上位於悬东,六品以下在其南,俱重行,西向北上。武官五品以上位於悬西,六品以下在其南,当文官,俱重行,东向北上。蕃客分方位於文武官六品之南。(若有诸州使人,分方位於文武官九品之后。)学生分位於文武官之后。奉礼设门外位如设次之式。尚舍奉御设樽於东楹之西,北向,左玄酒,有坫以置爵。
銮驾出宫(如前读令仪)
养老
仲秋之月,择吉辰,皇帝亲养三老五更於太学。所司先奏定三师三公致仕者,用其德行及年高者一人为三老,次一人为五更。尚食先具牢馔。銮驾将至,通事舍人引先置之官皆就门外位,学生俱青衿服入就位。
銮驾至太学门,回辂南向。侍中跪奏:"请降辂。"俯伏,兴。皇帝降辂,乘舆入大次,繖扇侍卫如常。通事舍人引文武五品以上从驾之官皆就门外位。太乐令帅工人、二舞入就位如正会之礼。通事舍人引群官客使入就位。
初銮驾出宫,量时刻遣使迎三老五更於其第。三老五更俱服进贤冠,具服乘安车,前后导从如常礼。其国老庶老则有司先戒之。銮驾既至太学,三老五更及群老等俱赴集其次,群老各服其服。太常少卿赞三老五更俱出次,引立於学堂南门外之西,东面北上。奉礼赞群老出次,引立於三老五更之后。太常博士引太常卿升立於学堂北户之内,当户北向。
侍中版奏:"外办。"皇帝出户,侍卫如常,(侍中负宝陪从如式。)殿中监进大珪,皇帝执大珪,博士引太常卿,太常卿引皇帝,(每太常卿前导,皆博士先引。)协律郎跪,俯伏,举麾,太和之乐作。皇帝降,迎三老於门内之东,西面立,侍臣从立於皇帝之后,太常卿与博士退立於左。皇帝立定,乐止。
三老五更皆杖,各二人夹扶左右,太常少卿引导,敦史执笔以从。三老入门,舒和之乐作。三老五更立於门西,东面北上,奉礼引群老随入,立於其后。初三老立定,乐止。太常卿前奏:"请再拜。"退复位。皇帝再拜,三老五更去杖,摄齐以答再拜毕,皇帝揖进,三老在前,五更从,仍杖夹扶如初。至阶,皇帝揖升,俱就座后揖立,乐止。侍卫之官量人从升。皇帝西面再拜三老,三老南面答再拜;皇帝西面再拜五更,五更答再拜。
休和之乐作,三老五更俱坐,三公授几,九卿正履讫,殿中监、尚食奉御进珍羞及黍稷等,皇帝省之,遂设於三老前,乐止。太常卿引皇帝诣三老座前,执酱而馈讫,太常卿引皇帝诣酒樽所,取爵,侍中赞酌酒讫,太常卿引皇帝进,执爵而酳。尚食奉御以次进珍羞酒食於五更前。国老庶老等皆坐,又设酒食於国老庶老前,国老庶老等皆食。皇帝即座。
太乐令引工升,奏韶和之乐,三终。三老乃论五孝六顺,典训大纲,格言宣於上,惠音被於下。皇帝乃虚躬请受,敦史执笔录善言善行。事终,二舞作於悬中,讫,礼毕。三老以下降筵,太常少卿及奉礼引导皆如初。
太常卿引皇帝从以降阶,太和之乐作,皇帝逡巡立於阶前,乐止。三老五更出,舒和之乐作,太常卿引皇帝升立於阶上,三老五更出门,乐止。侍中前奏:"礼毕。"退复位。太常卿引皇帝降,还大次。三老五更升安车,导从而还。通事舍人引群官及学生等以次出。明日,三老诣阙表谢。
銮驾还宫(如前读令仪)
『上一章』『通典章节目录』 『下一章』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诗词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
- 「搜神记」
热门名句
- 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
-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 市,朝则满,夕则虚,非朝爱市而夕憎之也,求存故往,亡故去。
- 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 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