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一节》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孟子章节目录』 『下一章

相关翻译

写翻译

孟子 梁惠王章句上第一节译文及注释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麽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   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大王说‘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展开

译文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麽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   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大王说‘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大夫说,‘怎样使我的封地有利?’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说,‘怎样使我自己有利?’结果是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啊!在一个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这些大夫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千辆,在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百辆,他们的拥有不算不多。可是,如果把义放在后而把利摆在前,他们不夺得国君的地位是永远不会满足的。反过来说,从来没有讲“仁”的人却抛弃父母的,从来也没有讲义的人却不顾君王的。所以,大王只说仁义就行了,何必说利呢?”

注释①梁惠王:就是魏惠王(前400-前319),惠是他的谥号。公元前370年继他父亲魏武侯即位,即位后九年由旧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北)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所以又叫梁惠王。 ②叟:老人。 ③亦:这里是“只”的意思。④土庶人:土和庶人。庶人即老百姓。⑤交征:互相争夺。征,取。⑥弑:下杀上,卑杀尊,臣杀君叫弑。⑦万乘、千乘、百乘:古代用四匹马拉的一辆兵车叫一乘,诸侯国的大小以兵车的多少来衡量。据刘向《战国策。序》说,战国末期的万乘之国有韩、赵、魏(梁)、燕、齐、楚、秦七国,千乘之国有宋、卫、中山以及东周、西周。至于千乘、百乘之家的“家”,则是指拥有封邑的公卿大夫,公卿封邑大,有兵车千乘;大夫封邑小,有兵车百乘。 ⑧苟:如果。 ⑨餍(yan):满足。 遗:遗弃,抛弃。 

折叠

相关赏析

写赏析

第一节读解

战国和春秋一样,全中国仍处于分裂割据状态,但趋势是通过兼并战争而逐步走向统一。春秋时全华夏共有一百多个国家,经过不断兼并,到战国初年,只剩下十几国。大国有秦、楚、韩、赵、魏、齐、燕…展开

  战国和春秋一样,全中国仍处于分裂割据状态,但趋势是通过兼并战争而逐步走向统一。春秋时全华夏共有一百多个国家,经过不断兼并,到战国初年,只剩下十几国。大国有秦、楚、韩、赵、魏、齐、燕七国,即有名的“战国七雄”。除七雄外,越在战国初也曾称雄一时,但不久即走向衰亡。小国有周、宋、卫、中山、鲁、滕、邹、费等,后来都先后被七国所吞并。与七雄相毗邻的还有不少少数民族,北面和西北有林胡、楼烦、东胡、匈奴、仪渠,南面有巴蜀和闽、越,至秦统一,已多与汉民族融合。

  孟子即在此时接受了孔子“仁、义、礼、智、信”的思想,并带着这些思想游历各国,希望各国能推行“仁”道、王道,寻求最佳行为方式,减少战争,使人民能安居乐业。本节是他去见梁惠王的一次谈话。作为七雄之一的魏国国君,梁惠王关心的是如何有利于他的国家,然而孟子却不是这样认为,既然有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和寻求最佳的行为方式,那为什么不去寻求最佳的行为方式与其他人、其它国家建立起相互亲爱的关系呢?如果寻求到最佳行为方式,如果能与其他人其它国家建立起相互亲爱的关系,利益不也是就在其中了吗?!所以孟子说,有“仁、义”也就够了。

  因此,孟子认为,上下交相征求利益,那么,国家就有危险了。因为利益这个问题,有短期利益,亦有长期利益,如果能寻求到最佳行为方式,与他人建立起相互亲爱的关系,就能够得到别人的帮助,而得到别人的帮助,也就有利益了。如果仅仅是追求短期利益,或是看得到的那一点点利益,就不会寻求最佳行为方式,就会采取强行抢、夺的手段,就会引起相互间的战争。而战争的发展和持续,只会导致国家力量的衰弱,从而导致国家的消亡。当然,强有力的武装力量会抢夺到所需要的财富,但那只是短暂的,不可能有可持续性的发展,所以孟子认为是不可取的。如果最后才寻求最佳行为方式而先讲利益,那么不夺取到全部是不会满足的。而如果夺取到后再来寻求最佳行为方式,那也就失去相互间的信任。而失去信任之后,也就无法与他人建立起相互亲爱的关系了。

  因为,既然是能与人相互亲爱的人,那肯定对他的亲人更是相互亲爱的;既然是有最佳行为方式的人,那么他的行为方式首先就是尊敬他的国君。这是人之常情。

  因此孟子认为,就只讲寻求最佳行为方式与人建立相互亲爱的关系就行了,何必讲什么利益呢?这句话其实都是针对我们每一个人的,如果我们只求有利于,或是有利益,我们就就不能寻求到最佳行为方式,也不能做到与人相互亲爱。因为在与人们相处时,往往要牺牲自己的利益而帮助和成全他人,损己利人。如果是损人利己,那也就不是最佳行为方式了。

  在《论语•子罕》中有这么一个记载:“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很少谈论到利益与命运和与人相互亲爱的关系。利,用现代观念来看就是利益、利润、钱财,但古代谈利,也包含有利害关系之意。从《周易》来看,许多讲到利的词语,都是利于或不利于之意。也就是利害关系的意思。利害关系是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一种行为方式,也就是说,人们面对每一个选择时,都要考虑是否与自己有利害关系。这种利害关系也可以称为现代的价值观。也就是《论语•里仁》篇里子游所说的“事君数”的问题。现代人动不动就拿自己的言行来与社会商品比较,看自己的言行有没有价值。也就是说在利己或是利他的情况下,用社会商品的价值来判断自己的言谈举止,以确定划得来划不来,以确定自己是否继续或停止行动。依照孔子的意见,人与人之间是存在有利害关系的,但孔子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中的“义”,即是要在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中寻求最佳的行为方式。这个最佳的行为方式就是寻求一种既利己也利他人的方式。孔子既然讲了“义”,当然也就很少去说明这种利害关系了。至于命运,孔子也没有多讲,但孔子在谈论到“天”之类的问题时,已经明确表示过,“天”是有一定规律的,人的一生也是有规律的,都有从初生、幼儿、少年、青年、中年到老年而死亡的过程。既然有这么一个过程,何必多讲它呢?人生在世,为的是寻求一个最佳的生存空间,活得快乐愉悦。而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人们就必须要学习,多学而且不断调节自己,以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然后通过“仁、义、礼、智、信”的施行,而达人生最终目标。所以,孔子在利害关系与人的命运和与人相互亲爱的问题上没有多加分辨,是因为你只要真正弄懂“仁、义、礼、智、信”的原则,尽力去施行“仁、义、礼、智、信”的精神,人与人之间也就很少有所谓的利害关系了。也就是说,在寻求与人相互亲爱的过程中找到一种最佳的行为方式,也就没有利害关系了。

折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翻译

热门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热门搜索:中国最美100女明星明星名字大全免费查询2020明星美女照片欧美性感女星性感美免费两性的视频网站蔡依林性感图片
櫻花の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