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灵枢·营卫生会》
-
黄帝问于歧伯曰:人焉受气?阴阳焉会?何气为营?何气为卫?营安从生?卫于焉会?老壮不同气,阴阳异位,愿闻其会。歧伯答曰:人受气于榖,榖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故曰:日中而阳陇为重阳,夜半而阴陇为重阴。故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为昼夜。夜半为阴陇,夜半后而为阴衰,平旦阴尽而阳受矣,日中而阳陇,日西而阳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平旦阴尽而阳受气。如是无已,与天地同纪。
黄帝曰:老人之不夜瞑者,何气使然?少壮之人不昼瞑者,何气使然?歧伯答曰: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暝,老者之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暝。
黄帝曰:愿闻营卫之所行,皆何道从来?歧伯答曰: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上焦。
黄帝曰:愿闻三焦之所出。歧伯答曰: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下,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还至阳明,上至舌,下足阳明,常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复大会于手太阴矣。
黄帝曰:人有热饮食下胃,其气未定,汗则出,或出于面,或出于背,或出于身半,其不循卫气之道,何也?歧伯曰:此外伤于风。内开腠理,毛蒸理泄,卫气走之,固不得循其道。此气剽悍滑疾,见开而出,故不得循其道,故命曰漏泄。
黄帝曰:愿闻中焦之所出。歧伯答曰: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
黄帝曰:夫血之与气,异名同类,何谓也?歧伯答曰: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故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故人生有两死,而无两生。
黄帝曰:愿闻下焦之所出。歧伯答曰: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榖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
黄帝曰:人饮酒,酒亦入胃,榖未熟而小便独先下,何也?歧伯答曰:酒者熟谷之液也,其气悍以清,故后谷而入,先谷而液出焉。
黄帝曰:善。余闻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此之谓也。
『上一章』『黄帝内经章节目录』 『下一章』
-
黄帝内经 灵枢营卫生会译文
黄帝向岐伯问道:人从哪里接受精气?阴气和阳气在哪里交会?什么气叫做营?什么气叫做卫?营气在哪里产生?卫气在哪里与营气会合?老年和壮年气的盛衰不同,昼夜气行的位置也不一样,我希望听听…展开黄帝向岐伯问道:人从哪里接受精气?阴气和阳气在哪里交会?什么气叫做营?什么气叫做卫?营气在哪里产生?卫气在哪里与营气会合?老年和壮年气的盛衰不同,昼夜气行的位置也不一样,我希望听听它会合的道理。
岐伯回答说:人身的精气,主要依靠五谷,当五谷入胃后,经过消化,它的精微部分就传给了肺脏,五脏六腑都因此而受到了营养,其中清的称为营气,浊的称为卫气,营气流行在脉中,卫气流行于脉外,周流全身,永不休止,营气各循行五十周之后又会合。阴阳相互贯通,如环无端。卫气行于阴分二十五周,行于阳分亦二十五周,分为昼夜各半,所以卫气行于阳则醒寤,行于阴则睡眠。因此,卫气行于中午而阳气盛,称为重阳;卫气行于半夜而阴气盛,称为重阴。太阴主内,太阳主外,营气、卫气行阴行阳各二十五周,分为昼夜各半。夜半是阴最盛的时候,夜半以后阴气渐衰,至黎明时分阴气已尽而阳气继起,中午是阳气最盛的时候,太阳偏西,阳气渐衰,太阳落下,阳气已尽而阴气继起,到夜半时分,营卫之气会合,人人都要入睡,叫做合阴。黎明时阴气尽而阳气又起,象这样循行不止,与天地阴阳的运转道理是一致的。
黄帝说:老年人在夜间睡眠很少,是什么气使他这样呢?少壮的人在白天睡眠很少,是什么气使他这样呢?
岐伯回答说:少壮者气血旺盛,肌肉滑润,气道通畅,营卫的运行不失其正常规律,所以白天特别精神,夜间也能熟睡。老年人的气血衰退,肌肉干枯,气道滞涩,五脏之气互相搏结,不能调和,所以营气衰少,卫气内败,造成白天没精神而夜间也不能熟睡。
黄帝说:我希望听到营、卫二气的循行都是从哪里开始的?
岐伯回答说:营气是从中焦发出的,卫气是从上焦发出的。
黄帝说:希望听一下上焦发气的情况。
岐伯回答说:上焦之气出于胃的上口,并于食道上行,穿过隔膜,布散于胸中,横走腋下,沿手太阴肺经的部位下行,返回到手阳明大肠经,上行至舌,下注于足阳明胃经,常与营气并行于阳二十五周,行于阴亦二十五周,循行五十周后,又会于手太阴经。
黄帝说:人在有热的时候,饮食刚下胃,其精微之气尚未化成,汗就先出来了,或出于面,或出于背,或出于半身,它并不沿着卫气所运行的通道而出,这是什么道理?
岐伯说:这是由于外伤于风邪,以致在内腠理开疏,皮毛为风热之邪所蒸,腠理因之开泄,卫气就走出,当然就不一定沿着它运行的正常道路了。这是因为卫气的性质慓悍滑疾,见到开泄的地方就走,所以不能从它正常通道走出,这叫做漏泄。
黄帝说:希望听到中焦的活动情况。
岐伯回答说:中焦也是合在胃中的,在上焦之后,中焦接受水谷,经过消化,笮去糟粕,承受精液,向上传注于肺,然后化生而成为血液,以养人体,没有什么比它更宝贵的了。所以独能行于经脉之道,叫做营。
黄帝说:血和气,名称虽不同,但却属于同一类,这是什么道理呢?
岐伯回答说:卫是水谷精气化成,营也是水谷精微的变化,所以血和气,名称虽不同,但属于同类。因此,脱血的,不可发汗;伤气的,不可失血,所以人生有一死而不可能死而再生。
黄帝说:希望听您谈谈下焦的活动情况。
岐伯回答说:下焦在胃的下口,将糟粕输送至大肠,又将水液注入膀胱,逐渐渗泄。所以水谷等物质,经常贮存在胃中,经过消化,形成的糟粕向下输送至大肠,成为下焦主要活动之一。水液也向下渗灌,挤去其水,另留清液,其污浊部分就沿下焦进入膀胱。
黄帝说:人喝了酒,酒也入于胃中,谷物尚未经腐熟消化和分别清浊,而小便就能先排泄,这是为什么呢?
岐伯回答说:酒是谷物经过腐熟而酿成的液汁,其气慓悍清纯,所以即使在食物以后入胃,也会比食物先由小便排出。
黄帝说:很对!我曾听说人体内上焦的作用乃升化蒸腾,象天空的雾一样;中焦的作用乃腐熟谷物,象水之腐物一样;下焦的作用乃决渎流通,象沟道排水一样,就是这个道理。
折叠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诗词
- 发金陵 [吴则礼]
- 赠章心壶名医 [王慎中]
- 菩萨蛮 [刘学箕]
- 赴都 [李稷勋]
- 用贾岛真山民三月晦日诗作首句 其一 [郑孝胥]
- 乙丑小春,伯兄出咏菊诗五首命和,时兄迁居南庄,偕坐别去,口占二首 其二 [李鹏翀]
- 吴民叶韶荪 [海瑞]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
- 「搜神记」
热门名句
-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 不语含嚬深浦里,几回愁煞棹船郎,燕归帆尽水茫茫
-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 晻霭寒氛万里凝,阑干阴崖千丈冰
-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