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六首(其五)

作者:李白      朝代:
塞下曲六首(其五)原文

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
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
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
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


 

塞下曲六首(其五)拼音解读
sāi chéng qiū xià
tiān bīng chū hàn jiā
jiāng jūn fèn zhú
zhàn shì lóng shā
biān yuè suí gōng yǐng
shuāng jiàn huā
guān shū wèi
shǎo zhǎng jiē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
胡虏乘着秋高马肥之际兴兵南侵,唐朝大军出动兵马前去迎敌。

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
将军带着虎符出征,战士们在龙沙坚守御敌。

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
夜晚的月亮弯如弓影,胡地的霜雪凝剑成花。

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
大军尚未进入玉门关,闺中的少妇还是不要太着急了吧。

虎竹:兵符。龙沙:即白龙堆,指塞外沙漠地带。剑花:剑刃表面的冰裂纹。殊:远。嗟:感叹。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塞下曲六首(其五)注释

【五单于】1.西汉后期,匈奴势弱内乱,分立为五个单于:呼韩邪单于、屠耆单于、呼揭单于、车犁单于、乌藉单于。五单于互相争斗,后为呼韩邪单于所并。见《汉书·匈奴传下》。2.泛指匈奴各部首领。唐王维《少年行》之三:“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博山炉】炉名。因炉盖上的造型似传闻中的海中名山博山而得名。一说象华山,因秦昭王与天神博于是,故名。后作为名贵香炉的代称。《西京杂记》卷一:“长安巧工丁缓者……又作九层博山香炉,鏤为奇禽怪兽,穷诸灵异,皆自然运动。”南朝梁吴均《行路难》:“博山炉中百和香,鬱金苏合及都梁。”唐李白《杨叛儿》诗:“博山炉中沉香火,双咽一气凌紫霞。”《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中间客坐上面,掛一幅名人山水,香几上博山古铜炉,烧着龙涎香饼。”闻一多《秋色》诗:“在七宝烧的博山炉里,我还要听着你的色彩嗅着你的色彩!”典【创业垂统】基业,传之子孙。《孟子·梁惠王下》:“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汉扬雄《羽猎赋》:“是以创业垂统者,俱不见其爽。”晋葛洪《抱朴子·逸民》:“吕尚创业垂统以示后人,而张苛酷之端,开残贼之轨。”宋司马光《萧何营未央宫》:“创业垂统之君,致其恭俭以训子孙,子孙犹淫靡而不可禁,况示之以骄侈乎!”汉【东西南北】1.四方。泛指到处,处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东西南北,谁敢寧处。”唐韩愈《感春》诗之一:“东西南北皆欲往,千江隔兮万山阻。”亦作“东西南朔”。郭孝成《民国各团体之组织》第二节:“自武汉举义以来,不旬月间,天下响应,东西南朔,联翩建义,禹域版图,殆全归汉有。”2.指普天下。清纳兰性德《摸鱼儿·送别德清蔡夫子》词:“英雄辈,事业东西南北,临风因甚成泣!”3.谓飘流在外,居处无定。唐睿宗《孔子赞》:“吾岂匏瓜,东西南北。”郭小川《在大沙漠中间》诗:“他们是东西南北的人,从不曾高枕而卧,现在在这里落户,却竟十分心安理得。”4.指分散四方。宋张孝祥《鹊桥仙·别立之》词:“离歌声断酒杯空,容易里、东西南北。”宋张孝祥《柳梢青·饯别蒋德施粟子求诸公》词:“后夜相思,水长山远,东西南北。”5.指方向。《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正行之间,一阵大风起处,捲得灰沙飞起,眼前对面不见,竟不知东西南北了。”老舍《骆驼祥子》十九:“感情在他心中绕着圆圈,把个最简单的人闹得不知道了东西南北。”【花萼楼】兴庆宫西南建花萼相辉之楼,简称花萼楼。《旧唐书·让皇帝宪传》:“玄宗於兴庆宫西南置楼,西面题曰花萼相辉之楼……玄宗时登楼,闻诸王音乐之声,咸召登楼,同榻宴謔,或便幸其第,赐金分帛,厚其欢赏。”唐刘禹锡《杨柳枝词》之五:“花萼楼前初种时,美人楼上鬭腰肢。”《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紫荆枝下还家日,花萼楼中合被时。”亦省称“花萼”。唐杜甫《骊山》诗:“驪山絶望幸,花萼罢登临。”【得意忘言】已领会其意旨,则不再需要表意之言词。语出《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晋书·傅咸传》:“得意忘言,言未易尽。苟明公有以察其悾款,言岂在多。”南朝梁吴均《行路难》诗之五:“君不见上林苑中客,冰罗雾縠象牙席。尽是得意忘言者,探肠见胆无所惜。”2.引申为彼此默喻,心照不宣。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二:“唐人五言絶句,往往入禪,有得意忘言之妙。”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六八:“何况建立在这种境界的诗论,如所谓作诗方法也,读诗方法也,又都重在语中无语……重在不着一字,重在得意忘言。”【林下风】1.同“林下风气”。宋苏轼《题王逸少帖》诗:“谢家夫人淡丰容,萧然自有林下风。”明梁辰鱼《各调犯七犯玲珑·遇妓》曲:“琳宫驀地逢,翛然林下风。”冰心《冬儿姑娘·我们太太的客厅》:“我们的太太说袁小姐有林下风,无脂粉气,于是两人愈说愈投机。”2.隐居者恬淡自然的风度。清金农《题青林沟所居》诗:“鲜花活水山中路,轻箑纤絺林下风。”【上林苑】古宫苑名。详“上林”。【白马津】渡口名。在今河南省滑县北。《史记·荆燕世家》:“﹝汉王﹞使刘贾将二万人,骑数百,渡白马津入楚地。”唐高适《夜别韦司士得城字》:“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边柳向城。”宋苏轼《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诗之三:“白马津头春水来,白鱼犹喜似江淮。”【可怜虫】比喻可怜的人。《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南朝梁企喻歌辞》:“男儿可怜虫,出门怀死忧。”清徐昂发《集秀野草堂醉后作》诗:“草木尚生无患子,男儿那作可怜虫!”丁玲《团聚》三:“他们不就是每天在饥饿线上奔走的一群可怜虫吗?”有时含鄙视意。清许秋垞《闻见异辞·大蜈蚣》:“有客惯将牙慧拾,合呼他作可怜虫。”陈毅《题西山红叶》诗:“革命红满天,吓死可怜虫。”【红芙蓉】宗所宠爱之舞妓。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中:“宝历二年,淛东国贡舞女二人,一曰飞鸞,二曰轻凤。每歌罢,上令内人藏之金屋宝帐中,盖恐风日所侵故也。由是宫中语曰:‘宝帐香重重,一双红芙蓉。’”后亦用作歌舞女伎的代称。【日出三竿】三竿”。《南齐书·天文志上》:“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黄。”唐刘禹锡《竹枝词》之四:“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橈。”宋苏辙《春日耕者》诗:“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餉迟。”元王燧《台城路·题<楚江春晓>》词:“长天带水,正日出三竿,客船犹艤。”《歧路灯》第九二回:“早晨醒时便起,不是一定要日出三竿,学那高僧出定的功课。”【塞北江南】内贺兰山一带。后泛指塞外富庶之地。唐韦蟾《送卢潘尚书之灵武》诗:“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叶圣陶《坝上一天》:“我们这一回参观访问,常常听见‘塞上江南’的说法,常常看见‘塞上江南’的字样。”【乐未央】“长乐未央”的略语。犹言永远欢乐,欢乐不尽。汉代常用的吉祥语。当时的瓦当上多饰有“长乐未央”的文字阳纹。汉初并以“长乐”、“未央”为宫殿名。晋傅玄《相和歌·秋胡行》:“母立呼妇来,欢情乐未央。”《隋书·音乐志下》:“基同北辰久,寿共南山长。黎元鼓腹乐未央。”【乐未央】“长乐未央”的略语。犹言永远欢乐,欢乐不尽。汉代常用的吉祥语。当时的瓦当上多饰有“长乐未央”的文字阳纹。汉初并以“长乐”、“未央”为宫殿名。晋傅玄《相和歌·秋胡行》:“母立呼妇来,欢情乐未央。”《隋书·音乐志下》:“基同北辰久,寿共南山长。黎元鼓腹乐未央。”【乌白马角】“乌头白马生角”的略语。南朝宋鲍照《代白紵舞歌辞》之四:“思君厚德委如山,洁诚洗志期暮年,乌白马角寧足言。”参见“乌头白马生角”。【石榴花】树所开的花。元张昱《题鹦鹉士女图》诗:“只有旧时鸚鵡见,春衫曾似石榴花。”2.即石榴酒。唐李商隐《寄恼韩同年》诗之二:“我为伤春心自醉,不劳君劝石榴花。”参见“石榴酒”。3.曲牌名。南北曲都属中吕宫。北曲较常用,字数定格据《九宫大成谱》正格是七、五、七、四、四、七、七、七、五(九句)。【鹦鹉洲】省武汉市西南长江中。相传东汉末江夏太守黄祖长子射在此大会宾客,有人献鹦鹉,祢衡作《鹦鹉赋》,故名。后衡为黄祖所杀,葬此。自汉以后,由于江水冲刷,屡被浸没,今鹦鹉洲已非宋以前故地。唐崔颢《黄鹤楼》诗:“晴川歷歷汉阳树,芳草萋萋鸚鵡洲。”元白贲《鹦鹉曲》:“儂家鸚鵡洲边住,是个不识字渔父。”清孔尚任《桃花扇·投辕》:“你看城枕著江水滔滔,鸚鵡洲阔,黄鹤楼高。”参阅宋陆游《入蜀记》。【银台门】宫门名。唐时翰林院、学士院都在银台门附近,后因以银台门指代翰林院。唐李白《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诗之一:“承恩初入银臺门,著书独在金鑾殿。”宋陈师道《次韵答少章》:“出入银臺门,为米不为醴。”明陈继儒《珍珠船》卷三:“出银臺门乘马,谓之大三味,如释氏之去缠缚而自在也。”亦省作“银臺”。宋陆游《后园闲步》诗:“人生要是便疏豁,金马、银臺莫问津。”钱仲联校注引李肇《翰林志》:“翰林院在银臺门北。”清郑燮《送陈坤秀才入都》诗:“长风吹天片云邈,银臺万树含烟翻。”【石尤风】人尤某娶石氏女,情好甚笃。尤远行不归,石思念成疾,临死叹曰:“吾恨不能阻其行,以至于此。今凡有商旅远行,吾当作大风为天下妇人阻之。”见元伊世珍《琅嬛记》引《江湖纪闻》。后因称逆风、顶头风为“石尤风”。南朝宋孝武帝《丁督护歌》之一:“愿作石尤风,四面断行旅。”唐陈子昂《初入峡苦风寄故乡亲友》诗:“寧知巴峡路,辛苦石尤风。”宋杨亿《荷花》诗:“洒从琼蕊露,吹任石尤风。”亦省作“石尤”、“石邮”。唐李商隐《拟意》诗:“去梦随川后,来风贮石邮。”明张煌言《答曹云霖监军书》:“弟栖迟沙关,几三月矣。金尽粟空……只得仍图北返。两番鼓棹,又为石尤留滞。”清纳兰性德《南乡子·柳沟晓发》词:“人去似春休,巵酒曾将酹石尤。”王大觉《月夜渡淀湖歌》:“我被石尤妒,屡把归期误。”【归去来】篇名。晋陶潜所作。《晋书·隐逸传·陶潜》:“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后用以归隐之典。宋梅尧臣《田家语》诗:“却咏《归去来》,刈薪向深谷。”2.回去。唐杜甫《发刘郎浦》诗:“白头厌伴渔人宿,黄帽青鞋归去来。”唐颜真卿《赠裴将军》诗:“一射百马倒,再射万夫开。匈奴不敢敌,相呼归去来。”3.词牌名。双调,四十九字、五十二字二体,仄韵。清王奕清《词谱》卷七:“《归去来》调见《乐章集》词二首,因词有‘歌筵舞,且归去,休惆悵,好归去’句,取以为名。”【万里桥】。在四川省成都市南。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剑南道上·成都县》:“万里桥架大江水,在县南八里,蜀使费禕聘吴,诸葛祖之。禕叹曰:‘万里之路,始於此行。’因以为名。”唐杜甫《狂夫》诗:“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展开

首联两句,分述了敌我两军的态势,指明了这场战争的性质。“塞虏”,塞外的强盗,含有轻蔑、贬斥之意。当时的北方诸胡,有的还是原始部落,有的则转向世袭王权制,处于原始社会解体时期。他们对唐王朝的物质文明常怀觊觎之心,故边境屡遭蹂躏边塞战争大都起因于此。“乘秋下”,是指到了秋收季节,他们就乘隙而入,烧杀劫掠。“天兵”,天朝的军队,含有歌颂、赞美之意。他们堂堂正正,出塞去抗击胡虏。通过措词的褒贬色彩,表明了诗人鲜明的爱憎。

颔联两句,与首联“天兵”照应。“虎竹”,兵符,分铜虎符与竹使符两种,合称虎竹,由朝廷和将领各执一半,发兵时相对合作为凭证。“将军分虎竹”,是指将领接到征战的诏令。“战士卧龙沙”,指军队已抵达塞外战场。“龙沙”,指白沙堆沙漠,在楼兰国附近。这两句属对工整,气势磅礴。从将军到战士,同仇敌忾,威严整肃,争相建功报国。刚刚颁发诏令,很快就已深入敌区,表明进军神速,所向无敌。

颈联两句,描写边塞风光和战斗生活。“胡霜”与首联的“秋”相照应。“边月”“胡霜”,均为静物。皎洁的月色,银白的寒霜,笼罩在一望无际的荒漠上,造成一派朦胧苍凉的气氛。而“弓影”飘移,“剑花”闪烁,则包含着战士的行动。用“随”和“拂”这样两个锤炼而得的动词把两者结合起来,就使静物和人物的动态融为一体,显得生机勃勃。这就构成一种奇妙的意境:于苍茫中见壮美,于异彩中显飘逸。弓与月,形状相似;剑与霜,颜色相同。诗人巧妙地利用它们的某种共性,使它们之间的联系显得自然、和谐,使艰苦的军旅生活衬托得轻松、愉快。

尾联以诗中主人公的口气抒发了“天兵”的必胜信念和献身精神,把全诗推向了高潮。“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是征人向少妇劝慰:未获全胜,玉门关还不能入,请亲人耐心等待,不必长吁短叹。大有“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英雄气概。据《后汉书》,班超上疏云:“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这里是反其意而用之。《艺苑雌黄》云:“直用其事,人皆能之。反其意而用之者,非学业高人,超越寻常拘挛之见,不规规蹈袭前人陈迹者,何以臻此!”李白之善于用典,大率类此。结局不落边塞诗以乡愁,闺怨作结的窠臼,而造成余音袅袅余韵无穷之感。这别具一格的结尾,使贯串全诗的壮美情怀更加完善,崇高精神得到升华了。

折叠

创作背景

这组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二年(743年)。此前一年李白初入长安,此时供奉翰林,胸中正怀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详情

塞下曲六首(其五)原文,塞下曲六首(其五)翻译,塞下曲六首(其五)赏析,塞下曲六首(其五)阅读答案,出自李白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wen.cn/poetry/627432923.html

诗词类别

李白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热门搜索:种子猫磁力搜索torrentkitty迅雷违规内容用什么能下载磁力搜索 - bt蚂蚁飞华两性性感美女写真性感美腿性感欧美美女迅雷下载中国一点都不能少
櫻花の島
网站地图